平山煤矿西翼探煤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平山煤矿西翼探煤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ID:35545311

大小:4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6

平山煤矿西翼探煤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平山煤矿西翼探煤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平山煤矿西翼探煤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平山煤矿西翼探煤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平山煤矿西翼探煤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山煤矿西翼探煤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平山煤矿西翼探煤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生产需要,我矿决定在主井底平石门的南西部施工一条探煤巷,鉴于该巷道的北西部有一口已经停产的矿井(探1井)。为确保巷道施工安全,防止误穿采空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地段的透水预兆的观察,发现有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实行探钻。为保证探钻的安全,制定本探水钻安全技术措施。一、矿井概况平山煤矿位于小江镇芫坝村境内的杉皮坑,直线信丰县城约32km,井口距小定公路约8km,为简易公路与其相接,交通较为方便。矿区有龙南电网10kv高压电通到本矿内。井田地形地貌:为北东翼较为平坦,南西方向地形较高。最高海拔为+326.3m,最低标高为+150m左右,

2、最大高差约180m。矿区内无重要建筑物。区域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煤系地层沉积较为稳定,主要可采煤层为B2煤层,B1煤层为局部可采,B3煤层在本区缺失。本区域有过开采历史,因年代久远,老窑分布情况不详。由于开采历史条件所限,开采深度大都在30~50m之间。改革开放以后,小煤窑生产又活跃起来,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在井口的北东翼浅部开采,开采深度在100m左右,标高在+90m以上。二、地层情况本井田范围内主要地层有第四系、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及泥盆系上统地层,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第四系(Q4):主要由亚粘土、亚砂土及砾石组成,分布在矿区内的低洼地段,厚度5~15m。

3、7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分为上、下两段。(1)上段(P2L2):是本矿区的主要含煤段(B煤组),该段又称老山段。岩性主要由一套灰~深灰色粉砂岩为主,夹泥岩、细砂岩、碳质泥岩及煤层组成。本段含煤2层,自上而下分别为B2、B1煤层,B2为可采煤层,B1为局部可采煤层,本段厚度为170m左右。(2)下段(P2L1):下部由灰至深灰色厚层状粉砂岩夹砂质条带,浅灰色硅质砂岩夹泥质条带组成,产少量黄铁矿结核及植物化石,夹1~2层煤线(A煤组)。上部为浅灰色至灰白色中厚层状细~粗粒砂岩(俗称官山砂岩)。本段厚度为60~200m。3、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主要由深灰色硅质灰岩组成,具平

4、行层理,产少量黄铁矿结核,局部夹断层角砾岩,为断层夹块,厚度0~30m。4、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基本覆盖了井田内的大部分区域是推覆体构造的主要断层,岩性主要由暗紫红色、灰白色、灰绿色系粉砂岩、石英砂岩、含砾砂岩组成,厚度不详。三、构造情况矿区内煤系地层的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轴向NW~SE的复式背斜,背斜的轴部地层走向与背斜轴向相近,倾向分别为NE、SW,倾角在15°左右,两翼部深处倾角较大可达30°左右。局部多以单斜构造为主。根据《储量检测报告》称,井田内有三条较大的断层,分别为F1推、F2推、F16正断层,三条断层均呈南北走向,贯穿整个井田,资料表明F1、F27都是逆掩性推覆

5、断层,对煤层破坏性较小,且为挤压性,导水性能较差,F16断层对浅部煤层起到了切割作用,落差为3~15m,该断层为张性断层,具有良好的导水性,由于处于浅部,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不是很大。四、煤层情况本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为B2煤层,B1煤层仅局部可采。1、B2煤层:顶板为深灰色细粉砂岩,平行层理发育,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底板为团块状细粉砂岩,局部夹碳质泥岩。B2煤层为黑色块状至粉粒状属于半亮型无烟煤,玻璃光泽、亦似金属光泽,煤层局部夹矸厚0.1m左右,属于结构简单的煤层。煤层厚度1.70~3.68m,一般厚度在2.0m左右。2、B1煤层:煤层顶板为似层状带微细镜煤条带的黑色砂质泥岩、粉砂

6、岩,底板为泥岩。该煤层矿区内层位不稳定,厚度变化大,在0~2.6m内变化,煤层常呈粉末状产出。五、水文地质概况本地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约1500mm,主要降水集中在4~6月份。降水顺山沟流入青山洲河。主井筒东侧有一座微型水库,随季节性变化,储存水量不大,且距主斜井在60m以外。井田北端有一条龙舟河从矿区内通过,距离主井口达380m。主、副井口都建在+200m以上的山坡上,当地最高洪水位低于+180m,洪水期可以确保矿井安全无虞,不会受到洪水的威胁。(一)地层含水性71、第四系主要分布在井田的低洼处,由亚黏土、亚砂土和砾石组成,含水性能较好,该层多为坡积物和冲积物,因地形

7、较缓的缘故,井口周围均有其沉积,但只要在井口周围附近挖好排水沟,即可防止地表水倒灌入井下。2、煤层顶底板的隔水情况:B1、B2煤层的顶底板是由粉砂岩、泥岩、细砂岩等组成。铁石口矿区经地质部门钻井抽水试验,其单位涌水量为0.000245~0.00347L/s.m,渗透系数为0.00004~0.06m/昼夜。除局部的细砂岩为含水甚微的裂隙承压水外,可以认为龙潭煤系地层为较好的隔水层。3、茅口组灰岩:矿区内曾揭露的石灰岩厚度为2~3m,未发现溶洞,区域内分布不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