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

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

ID:35546653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6

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_第1页
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_第2页
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_第3页
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_第4页
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章伟民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200062[摘要]本文从教育文化表现形态的历史演进的角度,论述了三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与教育技术的关系,指出了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文化形态方面的趋势。[关键词]语词文化;视觉文化;计算机文化;教育技术文化一词在教育中有两个涵义:一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尤其指其中的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二是指人们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以语文为主的读、写、算的一般知识,如“学文化”即指学习文字和求取一般知

2、识,“文化水平”即指一个人的语文和知识程度。[1]在英文中,这两个涵义则分别是用culture和literacy两个单词来表示的。如果要将它们用中文加以区分的话,前者可说是广义的文化,表示人类总体达到的文明程度;后者可说是狭义的文化,表示人们个体掌握的知识水平。本文就从后者(literacy),即狭义文化的角度,谈谈其发展演变与教育技术的关系。一、语词文化奠定了传统教育技术的基石人类原始的教育活动是在生产劳动和家庭生活中,凭借自己身体的器官进行的,压根没有专门的学校、职业的教师和特制的教育工具,年长者为教育者,劳

3、动场所就是教育场所,人的口、耳、手是主要的教育工具。通过教育者的口述和受教育者的耳闻,教学信息在双方之间传递。有时教育者还伴以动作或展示实物,使受教育者易于理解和模仿。为了延续氏族和部落的习惯和传统,把生活知识和生产经验传递给他人和后代,原始人开始探求一种具有共同性和持久效能的媒体。经过几万年的牙牙学语,人类先是把简单的声音与某些经验或行为联系起来,然后再把单个的音节连缀成多音节的语句,经过长期不断地重复和积累,有意义的声音发展成具有约定的一致性的口头语。原始语言不仅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同时也在教育中应用,它既是

4、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内容。经过几万年以后,语言这个符号系统逐渐形成,奠定了口耳相传这一最简单、最基本的教育技术。在很长时期的人类教育活动中,口耳相传一直是最主要的教育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口耳之术也在不断提高、完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的系统逻辑学,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提出的逻辑推理学,都为口耳之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公元前三四百年间,从希腊各地聚集到雅典来的智者们(sophists)是一批传授知识和辩论技术的职业大师。他们收取高额学费,广招门徒,教学生以争论辩驳的技术,要求学生既有广博的知

5、识,又精于演说。为奴隶主国家培养统治人才的宫廷学校,要求未来的官吏必须善于辞令,“巧妙的辞令胜过贵重的绿宝石”。在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的修道院学校曾经是法兰克王国的惟一教育机构。国王查理曼大帝要求训练传教士达到“思想虔诚,谈吐文雅,行为端正,语言流利”。[2]原始的口头语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不能远传,又不能保留,传播信息的功能十分有限。人类随着生存空间的扩大,以及积累、保存知识经验的需要,开始寻求新的传播媒体。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在象征性的记号、图画和已有的口头语言的基础上,人类渐渐创造了文字。其实,文字的

6、真正成熟,还在于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把记号和象形图画等加以简化,17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并逐渐规定简化的规则,再把语音、语义与之联系起来,构成形、音、义三者统一的表达符号。其中有的以语音为主,让象形记号为声音服务,如拉丁文的表音文字;有的以象形记号为主,让语音为记号服务,如中国的汉字。原始社会末期,随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的出现,和“教给儿童们以文字”的需要,[3]开始产生专门执掌教育事务的人员——教师和专门进行教育活动的场所——学校。教师和学校的产生,使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可以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通过有效的

7、途径,将社会的经验和文化集中地、迅速地转化为学生的财富。最初的文字是写在各种各样的东西上的。就我国而言,曾采用过的就有甲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布帛等。在欧洲,石头、贝叶、蜡板、羊皮等也曾被采用。我国的竹木书是用毛笔和漆写成的。这些文字载体不是书写费力,携带不便,就是来之不易,价钱昂贵或者容纳文字少,因此都难以推广使用。公元前2世纪,我国已经有人使用麻类纤维做原料,发明了造纸技术。至公元105年,东汉时代的中常侍蔡伦总结前人的造纸经验,改用树皮、破布等做原料,成功地造出了“蔡伦纸”,不但提高了纸的质量,还降低了纸

8、的成本,使文字有了理想的载体。有了文字和各种书写材料制成的书,如果不能将它大量复制,仍难以广泛地传播文化。印刷术的发明解决了这一难题。中国也是印刷术的发源地,公元7世纪即唐朝前期,雕版印刷技术产生。11世纪中叶,宋朝的毕升又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四百年后德国人谷登堡使用金属活字排印。从此书籍可以快速地大量印制。文字体系的形成,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