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可分段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工法secret

整体可分段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工法secret

ID:35546888

大小:3.07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26

整体可分段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工法secret_第1页
整体可分段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工法secret_第2页
整体可分段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工法secret_第3页
整体可分段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工法secret_第4页
整体可分段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工法secret_第5页
资源描述:

《整体可分段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工法secre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FDJ-7型整体可分段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工法141前言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广泛运用在高层建筑领域。我司自行研制的FDJ-7型整体可分段附着升降脚手架,其研究与应用成果通过国家建筑城建机械质检中心和省建委鉴定,升降脚手架滑轮式防倾器2008年11月12日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升降架具有构造简单、省工省料、施工快捷、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满足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等优点,先后在长沙华天贵宾楼、湖南省建委培训综合楼、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外科病房楼等多个工程中应用,经总结其施工技术经验形成此工法。2工法特点2.1附着升降外架一次安装完成后、随主

2、体同步上升、随装修同步下降,升降过程不需吊车配合,减少了垂直运输设备施工压力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2.2适用高层快速施工、升(降)过程仅2小时。2.3可整体同步升降、也可分段升降,能满足土建分区域施工的要求。2.4架体垂直、稳定、安全可靠。2.5与悬挑脚手架相比,减少了架子反复搭拆过程中架体上灰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可减少架子和安全防护材料,节约投资40%左右。3适应范围适应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主体及外装饰施工。144工艺原理4.1工艺原理4.1.1本架由基本架体、升降系统和安全保护装置三部分组成。基本架体由上部操作架、底部定型水平桁架、竖向主框架及承力座组成,升

3、降系统由电动提升机、钢梁、斜拉杆、电控柜等组成。安全保护装置由同步荷载控制系统、滑轮式防倾装置和导轨防坠装置等组成如下图。4.1.2本架由若干单元架体组合而成,基本架体的底部水平桁架两端均支撑在竖向主框架和承力座上,上部操作架搭设在底部水平桁架14上。脚手架的升降是通过底部水平桁架、竖向主框架、承力座和提升系统的交替实现升降。工作状态时承力座用斜拉杆和穿墙螺栓固定在建筑物上,承力座主要承受由底部桁架传来的所有荷载,同时通过斜拉杆和穿墙螺栓卸力于建筑物,上部架体按规范要求设置连墙杆;竖向主框架上安装滑轮式防倾装置和导轨防坠装置。升降状态时钢梁用斜拉杆和穿墙螺栓固定在承力座上部建筑物

4、上,安装于钢梁上的电动提升机吊钩与承力座吊环相接,松开承力座穿墙螺栓、斜拉杆及架体连墙杆,使架体呈自由状态悬挂于电动提升机上,此时防倾装置约束架体的内外倾覆。同步电动葫芦完成架体的升降。所有荷载由钢梁通过斜拉杆和穿墙螺栓传递给建筑物。完成一次升、降后,钢梁、电动葫芦的升、降由手动葫芦完成。4.1.3正常状态下防坠装置不工作。当电动葫芦出现断链或各提升设备间高差大于30㎜,同步荷载控制系统动作电气联动防坠装置瞬间动作(锁定架体下坠时间2秒)自动锁住防坠导轨,防止架体下坠。144.2主要技术参数项目单位设计值备注架体钢管mmΦ48Q235A穿墙螺程mmM25Q235A架体宽度m0.9

5、-1.2支撑跨度m≤7单元架体面积㎡≤110立体间距m≤1.8作业面载荷KN/㎡≤3结构施工按二层同时作业架体步高m1.8-2.0架体离墙距离mm450内排立杆至墙边最大承载能力t3.78一个跨距内3层架体自重t2.6-2.8斜拉杆mm≥Ф25电动提升机t10速度<0.08m/min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工艺流程5.2操作要点5.2.1方案确定14施工方案应根据建筑物标准层平面和结构特点,优化选定施工方案和机位平面布置,施工塔吊和施工电梯及建筑物外部构型等部位作特殊布置,方案确定后送用户认可。5.2.2承力座安装根据确认的方案对机位和承力座进行编号,搭设承力座支架按编号安

6、装承力座。承力座内缘边离建筑物外墙面为400mm,根据工程特点可适当调整±50mm。5.2.3架体组装架体组装从下往上进行,首先搭设托架安放承力座、组装水平定型桁架、安装竖向主框架、再搭设上部操作架体。承力座用12号槽钢及Ф12圆钢焊接而成如下图。定型水平桁架高度为1.8m,Ф48×3.5㎜钢管焊接而成,分A、B两种型号(如下图):14竖向主框架采用63号槽钢和Ф48×3.5㎜钢管焊接而成如下图:滑轮式防倾器与纵向凹面直行防倾轨道联接,防止架体前后左右倾斜,如下图所示:14定型水平桁架承受架体的全部荷载并传递给相邻的两个竖向主框架上,主框架传递至承力座上。上部操作架体必须满足《建

7、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要求;架体高度为建筑物四倍楼层高。5.2.4提升系统安装按照设计方案组装并就位固定各提升构件,根据施工方案将电动葫芦、承力台座、电控柜按钮按编号一一对应。供电线用三相五线电缆,电缆与架体应隔离。安装完毕后进行空载联动升降试验,确定能满足设计要求并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5.2.5安全防护架体外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网和竹笆板双层全封闭;每层均满铺脚手板,架体底部用竹架板和模板密封严密,架体与建筑物之间空隙采用活动翻板密封,架体工作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