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2018中职教案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2018中职教案

ID:35551878

大小:2.76 MB

页数:102页

时间:2019-03-27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2018中职教案_第1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2018中职教案_第2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2018中职教案_第3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2018中职教案_第4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2018中职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2018中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庆渝东卫生学校理论课教案首页课程名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授课对象2017级2班授课章节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病原生物、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概念;2.熟悉微生物的特点;3.熟悉免疫的功能。技能目标:1.具有将病原生物与传染病等相关学科初步联系的能力;2.能初步运用病原生物与免疫知识解释与之相关的临床现象。情感目标:珍视生命,维护健康,树立无菌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病原生物、微生物、寄生虫的概念;2.病原生物的特点;3.免疫的概念及功能。教学难点:1.病原生物的特点。2.免疫的功能。作业布置1.微生物有哪些特点?2.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哪些?3.预习细菌的形态与结

2、构。教学反思102重庆渝东卫生学校理论课教案续页教学内容及环节教学活动及时间分配【组织教学】1.起立、师生相互问候;教师进行自我介绍。2.考勤、集中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前言:欢迎同学们到微免世界潇洒走一回!PPT展示图片讲解本课程包括三门学科:第一篇医学免疫学基础、第二篇医学微生物学、第三篇人体寄生虫学。【展示学习目标】【讲授新课】第一章绪论一、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有利:(1)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的作用          (2)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作用          (3)构成人体中的正常菌群 2、有害: 病原微生物——少数微生物可引起人或动植物的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3、。二、病原生物的概念与特点病原生物的概念: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与寄生虫。(一)微生物概念:是一群存在于自然界中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后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1.种类繁多;(1)非细胞型微生物;(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2.个体微小;3.繁殖迅速;4.分布广泛;5.结构简单;6.数量巨大。(二)寄生虫观察+师生相互问好(5min)图片展示+提问讨论(15min)问题之一:为什么要去走一回?(why?)问题之二:怎样学好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how?)1、“一个中心”以课堂为中心。2、“两个基本点”抓好教材与同步练习册两个基本

4、点。问题之三:什么是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what?)分析讲解+举例(20min)提问:微生物存在于什么地方?学生讨论并回答。提问:生活中的微生物有哪些?学生讨论并回答。提问:这些微生物对我们是有益还是有害?学生讨论并回答。分析讲解+举例(20min)教师提问,学生讨论:1.什么叫寄生虫?1021.概念:在生物界,一些低等小动物失去了在外界环境中自主生活的能力,暂时或永久居留在其他生物体表或体内,从这些生物中摄取营养,维持生存,并对其产生损害,这些低等动物称为寄生虫。三、免疫的概念与功能概念: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出抗原性异物,维护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功能:1.免疫防御2.免疫稳定3.免疫

5、监视【课堂小结】★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与寄生虫统称为病原生物。★微生物是一群肉眼不能直接看见的微小生物,★它具有的特点是种类繁多、个体微小、繁殖迅速、分布广泛、结构简单和数量巨大。★寄生虫是居留在其他生物体并对其产生损害的低等动物,他包括蠕虫、原虫和节肢动物三大类。★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护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免疫功能主要为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板书设计】2.常见的寄生虫有哪些?(10min)讲授法(15min)总结本次课程内容(5min)102重庆渝东卫生学校理论课教案首页课程名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授课对象2017级2班授课章节第二章细菌概述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

6、结构学时2学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及特殊结构;2.熟悉细菌的形态;3.了解细菌的大小。技能目标:1.学会细菌涂片、革兰染色法操作及结果判断;2.学会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养。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培养“慎独”精神,树立无菌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细菌的基本结构;2.细菌的特殊结构。教学难点: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作业布置1.青霉素、链霉素和红霉素是如何发挥杀菌作用的?为何不影响人类细胞的功能?2.细菌有那些特殊结构?研究细胞特殊结构有什么意义?3.G+菌和G-菌细胞壁结构差别?在致病性、检测和治疗上有何意义?4.细菌L型的

7、生物学特点和临床意义有哪些?教学反思102重庆渝东卫生学校理论课教案续页教学内容及环节教学活动及时间分配【组织教学】1.起立、师生相互问候。2.考勤、集中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使同学们对所学进行巩固及掌握,同时引申出本次上课内容。【展示学习目标】【讲授新课】第二章细菌概述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一)细菌的大小多数球菌的直径约为1μm,中等大小的杆菌长2-3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