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课程论文--调节血糖功能物质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课程论文--调节血糖功能物质的研究进展

ID:35561985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8

《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课程论文--调节血糖功能物质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课程论文--调节血糖功能物质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课程论文--调节血糖功能物质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课程论文--调节血糖功能物质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课程论文--调节血糖功能物质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课程论文--调节血糖功能物质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课程论文海南大学食品学院(专业选修课程)课程论文报告课程名称: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课程论文题目:调节血糖功能物质的研究进展姓名:吕瑞环学院:食品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年级:2011级学号:20110801310020指导教师:陈文学职称:教授2013年12月4日《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课程论文海南大学食品学院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课程论文结果评定评定内容评定指标评分权值评定成绩论文格式格式规范、结构合理、内容完整,4000字以上。0.2论文质量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文字通

2、顺,表述清晰。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论文结果有应用价值0.6工作创新工作中有创新意识、有见解;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0.2成绩:指导教师签字:任务下达日期:2013年12月5日评定日期:2013年12月26日《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课程论文目录摘要11高血脂的危害22降低胆固醇作用的功能性食品22.1水溶性膳食纤维22.2荷叶碱22.3多酚类物质32.4蛋白和多肽类32.5植物甾醇类化合物33降低甘油三酯作用的功能性食品43.1胰脂酶抑制剂43

3、.2脂肪酸合成酶44抗氧化剂类的功能性食品45小结与展望5参考文献61《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课程论文调节血糖功能物质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高脂饮食摄入不断增加,体内脂质代谢平衡被打破,是目前高脂血症患者数量急剧增加的原因之一。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食品种类繁多,按其主要功能因子分为多糖类、膳食纤维、维生素、皂苷及甾体类、生物碱类、蛋白、多肽、氨基酸、黄酮类、酚类、不饱和脂肪酸等。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俗称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属体内血脂代谢异常所致,因血脂过高诱发的动脉粥样

4、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已对人类健康严重威胁。血脂高低与日常膳食摄入和体内代谢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多因素影响,高脂血症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目前血脂异常等慢性病的治疗如药物处理和医疗所发挥的作用甚小。血脂异常的预防与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膳食补充、干预是代谢性疾病的基础治疗,在高脂血症治疗中非常重要。各种辅助降血脂功能食品数量较多,原料主要以传统中草药或提取物、普通食品浓缩物及新兴的多肽蛋白类为主。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为降血脂保健食品开

5、发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关键词:降血脂;功能性食品;胆固醇;第5页共9页《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课程论文1、高血脂的危害长期高血脂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高脂血症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高血脂症也是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多阶段的退行性复合型病变,导致受损的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高脂血症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

6、,高脂血症已呈高发病趋势。据统计,我国人群高脂血症的发病率约为20%~40%,目前患者约有8000万人,而且每天仍以万人的速度递增。因此,早期控制并及时治疗高脂血症迫在眉睫。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持续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2、降低胆固醇作用的功能性食品降胆固醇的营养制品和功能食品在调节脂质代谢、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不同保健食品侧重不同的脂质调节方式,从而开发出各种各样的降胆固醇产品。用于降胆固醇保健食品功能声称的

7、原料主要有大豆蛋白、杏仁、膳食纤维、鱼油、黑米、人参等。2.1水溶性膳食纤维水溶性膳食纤维能降低葡萄糖的吸收并稀释血糖和胰岛素的水平。而胰岛素可以促进胆固醇生物合成,胰岛素分泌减少,进而导致肝脏胆固醇合成减少。另外,膳食纤维为肠道微生物繁殖提供有利条件,产生短链脂肪酸如醋酸、丙酸、丁酸等,这些酸在结肠被吸收,能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降脂机理同上,也是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种类和菌群,最终达到降低胆固醇的效果。同样,Anderson等指出食用含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燕麦,有降低血清中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

8、固醇(LDL-C)浓度的作用。2.2荷叶碱荷叶碱可以明显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升高LDL受体的数量,降低细胞内的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对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和代谢均有显著效果。牛磺酸不但能降低单核巨噬细胞ACAT-1的基础表达和活性,而且能抑制由IFN-γ诱导的ACAT-1表达和活性。五味子、红楠和玉兰中木脂素类成分对肝脏ACAT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达100μg/mL时,抑制效率达50%~6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