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采集系统报告资料

温度采集系统报告资料

ID:35567151

大小:762.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3-28

温度采集系统报告资料_第1页
温度采集系统报告资料_第2页
温度采集系统报告资料_第3页
温度采集系统报告资料_第4页
温度采集系统报告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度采集系统报告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课程论文学生姓名院(系)地信专业测控学号2012年12月...中文摘要随着信息领域各种技术的发展,在数据采集方面的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采集数据的信息化是目前社会的主流发展方向。各种领域都用到了数据采集,在石油勘探,地震数据采集领域已经得到应用。随着测控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虚拟仪器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已经在测控领域中占到了统治地位。数据采集系统是将现场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传输显示、储存等操作。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功能是把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存储和显示。温度数据采集系统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labvie

2、w实现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过程,系统结构时利用了labview的虚拟仪器技术,由单片机作为下位机端生成温度信号,通过温度的采集实现对温度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分析,储存和显示。全文的内容主要包括:温度采集系统的制作与调试,自己在本次制作中的不足与展望。关键词:labview,温度采集系统...ABSTRACTWiththevarietyofthefield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termsofdataacquisitiontechnologyhasmadegreatprogress,collectdata,informationtechnolog

3、yisthedevelopmentdirectionofthemainstreamofsociety.Variousareasofdatacollectionusedinoilexploration,seismicdataacquisitionhasbeenappliedfield.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measurementandcontroltechnology,virtualinstrumentdataacquisitionsystemasthecoreareahavebeenaccountedforinthemeasurementan

4、dcontroldominance.Dataacquisitionsystemisthedatacollectedon-siteprocessing,transmissiondisplay,storageandotheroperations.Dataacquisitionsystemmainfunctionistheanalogsignalintodigitalsignal,andforanalysis,processing,storageanddisplay.Temperaturedataacquisitionsystemsarewidelyusedinpeople'

5、sdailylife.Thispaperdescribestheuseoflivingtolabviewtemperatureacquisitionsystemtoachievethedesignprocess,Composedofasinglechipmicrocomputerastheterminalmachinesgeneratingatemperaturesignal.Full-textcontentincludes:Temperatureacquisitionsystemmanufacturinganddebugging,intheproductionofth

6、edeficienciesandprospects.Keywords:labview,temperature,collected...目录中文摘要2ABSTRACT3第一章绪论51.1研究背景51.1.1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背景51.1.2LABVIEW的发展51.2本文研究的意义61.3组织结构6第二章基于labview的温度采集系统72.1程序前面板的介绍以及运行情况72.1.1系统控制72.1.2显示部分82.1.3温度走向图92.1.4温度范围92.2程序后面板的介绍102.2.1重要函数的介绍102.2.2vi层次结构142.3读取功能实现的VI14第三章结论与

7、展望16第四章调试与心得17参考文献18...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1.1.1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背景传统靠人工控制的温度、湿度、液位等信号的测压﹑力控系统,外围电路比较复杂,测量精度较低,分辨力不高,需进行温度校准(非线性校准、温度补偿、传感器标定等);且它们的体积较大、使用不够方便,更重要的是参数的设定需要有其它仪表的参与,外界设备多,成本高,因而越来越适应不了社会的要求。在对多类型、多通道信号同时进行检测和控制中,传统的测控系统能力有限。如何将计算机与各种设施、设备结合,简化人工操作并实现自动控制,满足社会的需求,成为一个很迫切的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