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 2009基础教程》PPT电子课件教案-3

SolidWorks 2009基础教程》PPT电子课件教案-3

ID:35569472

大小:1.08 MB

页数:100页

时间:2019-03-29

SolidWorks 2009基础教程》PPT电子课件教案-3_第1页
SolidWorks 2009基础教程》PPT电子课件教案-3_第2页
SolidWorks 2009基础教程》PPT电子课件教案-3_第3页
SolidWorks 2009基础教程》PPT电子课件教案-3_第4页
SolidWorks 2009基础教程》PPT电子课件教案-3_第5页
资源描述:

《SolidWorks 2009基础教程》PPT电子课件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钮完成包覆操作,得到“校徽”模型。【包覆】属性管理器中【包覆参数】选项分为:【浮雕】:草图轮廓缠绕包覆面,形成凸起。【蚀雕】:草图轮廓缠绕包覆面,形成凹陷。【刻线】:草图轮廓缠绕包覆面,形成缠绕的草图,并将包覆面加以分割.【包覆】操作的限制条件:包覆面仅限于平面、圆柱面、圆锥面和旋转面。包覆轮廓草图必须在包覆面的相切面或者相切面的平行平面上。草图必须是单一闭合的轮廓。【包覆】命令把文字自动认为是草图,所以组成文字线段不能有交叉。下面以“轴承座”为例说明特征建模的过程和步骤。(1)在前视基准面上绘制一个矩形草图,并拉伸50,生成“拉伸1”。(

2、2)在“拉伸1”中的后视面上绘制草图,并拉伸15,生成“拉伸2”。(3)在“拉伸2”的前视面上绘制草图,并将其生成深度为10的“拉伸3”。3.4特征造型实例(4)在距离模型底面92的位置建立一个与底面平行的参考基准面,然后在上面绘制草图,并生成旋转切除特征。(5)在右视基准面上建立草图然后生成筋特征,筋的厚度为6。(6)在“拉伸1”的上表面生成如图示的草图,然后应用【拉伸切除】和【镜向】命令,生成两简单直孔。(7)显示临时轴。应用【异型孔向导】在“拉伸3”的前视面上生成M6的螺纹孔,且与临时轴的径向距离为35。然后应用【圆周阵列】命令生成其

3、他5个螺纹孔。(8)对切边线进行R2的圆角,对旋转切除处进行距离为1.5的倒角,生成最终的零件模型。轴承座特征造型是SolidWorks的核心功能,是进行三维建模、设计零件的主要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了基本特征和辅助特征。在基本特征部分主要介绍了拉伸特征、拉伸切除特征、旋转特征、旋转切除特征、扫描特征、放样特征及包覆特征等命令。在辅助(附加)特征部分主要介绍了圆角特征、倒角特征、抽壳特征、筋特征、阵列特征、镜向特征及孔特征等命令。通过特征造型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三维零件模型,为建立装配体做好准备。3.5小结第四章钣金第四章钣金北京邮电

4、大学出版社课件系列SolidWorks2009基础教程4.1基本术语4.2利用钣金特征建立钣金零件4.3转换成钣金零件4.4生成钣金零件的工程图4.5小结走信息路读北邮书钣金零件在汽车、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可以见到钣金零件,如电脑机箱、汽车外壳、手机的外壳等都属于钣金零件。钣金零件是实体建模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是具有折弯的薄壁零件。钣金零件中所有的壁厚都相同,折弯半径都可以使用指定的半径值。利用SolidWorks建立钣金零件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1)使用钣金工具建立钣金零件这种方法利用了钣金工具命

5、令,从最初的基体法兰特征开始,直接将零件作为钣金零件开始建模。该方法是常用的方法,也是本章所要讲述的重点内容。(2)将实体零件转换成钣金零件这种方法可以按照常规的建模方法先建立零件,然后将其转换成钣金零件。4.1基本术语钣金零件在折弯过程中,折弯处内侧的材料受到压缩,外侧的材料受到拉伸,从而导致板件折弯处的展开长度与折弯前的长度不相等,其程度与钣金零件的材料种类、热处理状态、机械性能、板材的厚度及折弯半径均有关系。为了反映钣金零件经折弯后,折弯处的长度所发生的变化程度,可以选用如下几个参数之一:【折弯系数】【折弯扣除】【K-因子】这些参数之

6、间有一定的关系。4.1.1折弯系数零件要生成折弯时,可以指定一个【折弯系数】,但指定的【折弯系数】必须介于折弯内侧弧长与外侧弧长之间。【折弯系数】可以由钣金件原材料的总展开长度减去非折弯长度来计算。用来决定使用折弯系数值时,总展开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Lt=A+B+BA式中:BA——折弯系数Lt——总展开长度A、B——非折弯长度4.1.2折弯扣除当在生成折弯时,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数值指定一个明确的【折弯扣除】。【折弯扣除】由虚拟非折弯长度减去钣金原材料的总展开长度来计算。用来决定使用折弯扣除值时,总展开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Lt=A+B–BD式中

7、:BD———折弯扣除Lt———总展开长度A、B———虚拟非折弯长度4.1.3K-因子【K-因子】表示钣金中性面的位置,以钣金零件的厚度作为计算基准。【K-因子】即为钣金件内表面到中性面的距离t与钣金厚度T的比值,K=t/T。使用【K-因子】也可以确定【折弯系数】,计算公式如下:BA=л(R+t)A/180=л(R+KT)A/180式中:BA———折弯系数R———内侧折弯半径K———K-因子K=t/TT———材料厚度t———内表面到中性面的距离A———折弯角度(经过折弯材料的角度)由上面的公式可知,【折弯系数】即为钣金件在折弯时,中性面上的圆

8、弧长度。因此,指定的【折弯系数】的大小必须介于钣金的内侧圆弧与外侧圆弧之间,以便与折弯半径和折弯角度的数值相一致。在机械工程中,钣金件的精度都不高,使用钣金工具进行折弯操作时,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