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ID:35569568

大小:386.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3-29

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_第1页
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_第2页
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_第3页
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_第4页
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6-课题第一章:第一节希望你喜欢物理(1课时)执教 教学目标1、从物理现象中体验物理的乐趣。2、了解物理学发展史。重点从物理现象中体验物理的乐趣难点了解物理学发展史教具演示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阅读P1的诗歌,介绍“多姿多彩的物理现象”,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了解物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二教学过程设计一、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二、物理学发展史1、远古时代以刀耕火种等简单机械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2、17-18世纪:蒸汽时代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

2、表。3、19世纪:电气时代麦克斯韦、法拉第等科学家在电与磁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人们成功地制造了各种电气设备。4、20世界:核能、计算机及空间技术新能源、航空、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知道原子能不仅能作为武器(原子弹等),更重要的是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能源。从中了解到物理学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起前进的。而人类社会的变革往往是由物理学的发展推动的。21世纪,中国的宇宙飞船也飞出地球,走向太空。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这还有赖于同学们的努力,为我们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三.思考与作业一课一练四板书一、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

3、色色的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二、物理学发展史1、远古时代2、17-18世纪:蒸汽时代3、19世纪:电气时代-36-4、20世界:核能、计算机及空间技术课题第二节动手做实验(2课时)执教教学目标1.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和时间,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2.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3.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重点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难点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具演示条形磁铁、双面镜、杯子和水、示教刻度尺、方体木块、秒表、挂图。学生学生自备透明三角尺主要教学过

4、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演示P7的三个小实验。从三个实验中体会物理的趣味和物理知识的来源。 教学过程设计让学生观察挂图1-1和1-2,比较两条线段和两个圆面积的大小,再让学生用尺子量量,回答视觉总是可靠吗?继而举例说明,对于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靠我们的感觉去直接判断,并不总是可靠。不仅很难精确,有时甚至会出错误。在观察和实验中,经常需要对各种物理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得到准确的数据,就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例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钟表来测量时间的长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1.测量

5、长度长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在生产、生活中,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测量长度。(举例)测量长度的方法和仪器有许多种,其中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同时学会使用刻度尺,有助于我们学会使用其他测量仪器和了解测量的初步知识。2.长度的单位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规定它的单位。学生已经知道"米"是长度单位。应告诉学生,米是国际统一的长度基本单位,其他的长度单位是由米派生的。米的代表符号是m。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km,dm,cm,mm,μm。(通常刻度尺的单位标注是用符号表示,为使学生能顺利观察刻度尺,应介绍单位

6、的代表符号。)  归纳               -36-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长度能心中有数,有个粗略的概念。例如:常用铅笔笔芯直径大约1毫米,小姆指宽约有1厘米,手掌的宽大约有1分米,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米左右。3.正确使用刻度尺通过“活动1”归纳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刻度尺的刻度:让学生观察刻度尺,并依次回答课本上的问题。关于量程和取小刻度值,应给学生以简单的解释。零刻度有磨损的刻度尺,可用没磨损的其他刻度做为测量的起点,这时末端读数与起点刻度之差,才是被测物体的长度。②刻度尺的使用:学生对刻度尺比较熟悉,自认为都会

7、使用,实际上在使用中经常出错。因此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使用刻度尺出现的错误,自觉地纠正,养成按规则要求操作的习惯。让学生用透明三角板测量一纸条的宽度。首先分清三角板的正、反面,然后要求学生把三角板反着用(即有刻度的一面朝上)。学生在测量时,故意让学生身体向左偏、向右偏,让学生回答两次读数是否一样?(不一样,且尺子越厚,两次读数差别越大)。这两个读数哪一个对?(都不对)。怎样读才能得到正确的数值?引导学生总结出读数的视线规则: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可参照课本图1-7)。在将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时,也要按这一规则去做。让学生把三角尺翻过来,

8、重复上面的测量,这时身体偏左、偏右的两次读数基本一致。由此得到,测量时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是:让刻度尺刻度紧贴被测物体的始、末两端。如果刻度尺不透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