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全册合集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全册合集

ID:35570031

大小:309.5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3-29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全册合集_第1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全册合集_第2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全册合集_第3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全册合集_第4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全册合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全册合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①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②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③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④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挂图。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激趣导入①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②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2、(生在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可顺势揭题)释题,简介背景①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②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学生自学,初步理解①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尽:完。独去闲:可以交换词序解释,悠闲地独自离去了)②指名回答,评议交流。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①自由吟读。②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望洞庭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示教学挂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禹锡是怎么描写的。

3、(板书诗题)自由吟读①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解,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②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解。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①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②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同学的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写,这里让人感到新颖的是用“未磨”的镜子来比喻月光下的湖面。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呈现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所以诗人不说它像明镜,而说它像

4、“未磨”的镜,真是别出心裁。)(君山是屹立在洞庭湖中最有名的一座山,如此壮阔的山水,只因是遥看,所以才像“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单从一只白银盘里安放一颗青螺来看,就是一件设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了,再用它来比喻洞庭湖中屹立着一座君山,真是把天造地设的大自然景象缩小成陈设在几案之上的珍奇盆景了。)引导赏析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手法。补充内容补充内容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第73页绿

5、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交流课外积累①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②布置课外作业,继续去搜集。③下节课(或者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流。练习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望洞庭》[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6、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 ]导入  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师:介绍得

7、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5、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

8、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补充内容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第73页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