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及答案

ID:35570285

大小:195.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3-29

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及答案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及答案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及答案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及答案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诗歌★第一课时·复习《沁园春·长沙》(兼及《浪淘沙·北戴河》《七律·长征》《采桑子·重阳》)[设计:周烨审核:一舟]【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格律诗的一些基本规则:压韵、对仗、平仄、粘对等等。2、了解“沁园春”“浪淘沙”“采桑子”三种词牌的固定格律。3、识记重点字词及典故的读音和解释,学会品味诗歌语言的意象。4、深情顶礼一代伟人的博大情怀,感悟主席心忧天下的豪情壮志。【重点难点】1、重点——字词典故和格律;2、难点——意象把握、情怀解读。【教学内容】一、课前检测1、请一位同学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注音,然后带全班同学读两遍百舸争流___

2、;怅寥廓___;浪遏飞舟___;矫健___;激昂慷慨___;劳役___挥斥方遒___;秋风劲___;碣石_____;分外___2、请一位同学解释句中加黑词语的意义并要求全班同学识记之漫江______;百舸______;峥嵘岁月________;岁月稠_________激扬______;寥廓______;风华正茂________;挥斥方遒________浪遏飞舟______;五岭逶迤________;粪土当年万户侯____________3、请同学们填写出名句的上句或下句A.鹰击长空,雨翔浅底,______________。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3、______,______。C.怅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E.萧瑟秋风今又是,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延伸,知识积累(全班齐读,抄写并背诵!)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你知道本是谁所作吗?毛泽东(也有人说是明人的作品)。1910年,毛泽东的年龄正与我们现在相仿,性格决定命运。看看毛泽东的情怀,我们不一定都具备毛泽东那样的领袖气质,但至少要自信啊!立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4、三、再诵诗歌,品味鉴赏(疑难点拨)1、写壮景,抒豪情(提问:写的什么景?抒的什么情?)①独立寒秋图:注意“独”字。②湘江秋景图:抓住“看”字。注意视角、用词、手法。品味明确:(提问:湘江秋景色,好一幅立体构图!是怎么写的?)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静)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静、动)仰视:鹰击长空(动)俯瞰:鱼翔浅底(动)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语文必修1复习学案·第33页小结: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错,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③峥嵘岁月图:抓住“忆”字。(提问:思考什么叫“书生意气”?)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

5、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粪土当年万户侯”,怎样的情怀啊?试回想一下《沁园春·雪》中哪些词句的思想内容与此相近。(齐诵:“昔秦皇汉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④中流击水图品读“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想象词人当年曾和同学旧侣,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的情景。讨论:“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明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志振兴中华的慷慨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2

6、、对比手法:词中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提问:运用了哪些对比?)①色彩:“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②动作:“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③明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④暗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当时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暗含)3、语言品味: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有表现力。(问题:请抓住一两个字分析)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的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有气势;用“翔”而不用“游”,精当的描绘出游鱼在水中像鸟一样盘旋的状

7、态,很自在。4、景、情、志:注意意象(这里是难点所在!提醒大家注意答题格式。)本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霜天”图,通过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的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刻认识,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片回忆了往夕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与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的革命豪情,形象含蓄的给出了“谁住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中国的革命青年。四、齐读下面《诗人·领袖》这首诗,请作简要

8、点评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雪天更善畅想,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神思飞扬起来,常于马背上构思,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便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