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ID:35571936

大小:105.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3-29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_第4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曹刿论战》导学案:九()班教师【学习目标】1、疏通课文大意,了解课文内容。2、掌握本节课的实词和虚词及重点文句。3、掌握重要词句.【基础学习】1、简介作品《左传》《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四年(前453年),记载这一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尤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2、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长勺之战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2、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jǔ)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

3、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3、给黑体字注音曹刿请见()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鄙()弗敢专也()小惠未徧()小信未孚()忠之属也()公与之乘()齐师败绩()下视其辙()夫战,勇气也。()望其旗靡()4、朗读课文。155、对照注释,理解识记以下词语齐师伐我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何以战 小惠未徧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虽不能察公将鼓之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之惧有伏焉【合作交流】1、古今异义词。牺牲玉帛古义:今义:齐师伐我古义:今义:2、试译课文、合作学习、交流反馈、达成共识3、翻译下列句子:(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忠之属也(4)夫

4、战,勇气也(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析疑解难】15对照注释,朗读全文,标出不懂的地方,学生相互质疑,释疑。【堂清作业】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课外学习】搜集的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曹刿论战》导学案九()班教师【学习目标】1、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体会曹刿指挥作战的策略思想。2、评析人物形象。3、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知识回顾】1、解释下列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故既克,公问其故民弗从也既克,公问其故从其吾视其辙乱战则请从其乡人曰2、交流所搜集的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

5、少胜多的战例【基础学习】151、曹刿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请见的?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2、他为什么要“请见”?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对“何以战?”一问,鲁庄公提出哪三个条件?分别是对谁而言的?曹刿的态度怎样?官僚贵族,天地神灵(否定);广大人民(肯定)4、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乡人劝阻,反衬出曹刿关心国事和他对当时形势敏锐的洞察力,尤其对鲁庄公的政治能力和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感到忧虑,这表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同时,这一小插叙,也使故事一开始就横生波澜。5、课文中哪两个字最能概括曹刿这一人物的特点?远谋【合作交流】1、你认为鲁国能以弱胜强的原因有哪些?第一,政治清明,民心

6、所向。第二,上下团结,君民一致。第三,避其锋芒,后发制人。2、你眼中曹刿的形象是怎样的?政治上深谋远虑,军事上有卓越的指挥才能3、本文记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因为本文重点写“论战”,所以战前对话写得祥,战争过程写得略;曹刿用谋写得祥,庆公问计写得略。【析疑解难】1、古人记叙这场战争,用“齐鲁长勺之战”为题,而后人却改用“曹刿论战”为题,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改动?全篇以曹刿的言行为主要记事材料,而记事的中心又主要落在曹刿的“谋”字和“论”字上2、你又如何评价鲁庄公呢?由“长勺之战”15可见鲁庄公既有目光短浅、迷信的一面,又有虚心听取下层人士意见的一面。在战前的政治准备中,他首

7、先想到的是衣服、食物这些养生的东西,自己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拿来分给别人。以及敬神用的牲畜玉帛,有多少说多少,不敢夸大数目,总是诚心诚意,这些本身和战争的取胜没有关系。而鲁庄公却津津乐道,足见其迷信、愚腐的特点。在战斗中,他不懂“一鼓作气”的道理,更不懂“兵不厌诈”的战术,而要盲目出击,其“肉食者鄙”的特点暴露无遗。【堂清作业】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2、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