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文论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电大《文论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ID:35572745

大小:181.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3-29

电大《文论专题》复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电大《文论专题》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电大《文论专题》复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电大《文论专题》复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电大《文论专题》复习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大《文论专题》复习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B)1.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的一种深入研究。A.庄子“言不尽意”说B.孔子“兴观群怨”说C.司空图“韵味”说D.严羽“妙悟”说(A)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

2、《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A)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是全书的理论核心。A.诗辨B.诗体C.诗法D.诗评(D)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的地位。A.配合和中介B.支配和协领C.从属和边缘D.核心和主宰(B)5.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

3、集》、()、《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A.《红楼梦》B.《水浒传》c.《西游记》D.《三国演义》(C)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A.《文学小言》B.《屈子之文学精神》C.《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C)7.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形式

4、表现最崇高的东西”。A.科学性B.理性C.感性D.目的性(A)8.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A.声音B.画面C.形象D.历史(A)9.“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A.泰纳B.伊瑟尔C.孔德D.拉封丹(D)lO.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A.理性意识

5、B.无意识C.感性意识D.潜意识11、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情感特征.()A.模仿B.表现C.审美D.认知12、叶燮所指诗人辨别事物”理、事、情“的能力,以及对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是”才胆识力“中的()A.识B.胆C.才D.力13、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说著名A.滋味B.品味C.食味D.气味14、在克罗齐看来,

6、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直觉的、()、经济的和道德的。A.想象的B.诗意的C.意象的D.概念的1.司空图关于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结合下面提供的王维诗歌的片段,简单阐释司空图的“韵味”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汛》)诗歌的形象要具体、生动、不浮泛,仿佛是读者可以触摸得到的,亦即“近而不浮”;在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中还要有丰富的蕴藉,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能让读者愈读愈有发现,愈

7、读愈有味道,亦即“远而不尽”。结合作品4分。2.简要说明李渔“浅处见才”通俗戏曲观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题材的通俗性。(3分)第二,曲文的通俗性。(3分)第三,科诨的通俗性。(3分)第四,舞台的通俗性。(3分)3、司空图的“韵味”说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与李生论诗书》中强调诗歌要有“咸酸”之外的“醇美”之味。他的“韵味”说本于钟嵘“滋味”说,但有发展变化。什么是“韵味”的具体所指呢?那就是诗歌应具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笼而言之,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韵外之旨”,应该是指有意境的作品有表层文字

8、、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味外之旨”,则应是侧重有意境的作品所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而“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则是指有意境的作品在表层描写的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但又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4.韦勒克、沃伦认为日常语言相对于文学语言来说没有质的差异,但是在量的方面却显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