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语文版初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ID:35574491

大小: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9

语文版初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_第1页
语文版初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_第2页
语文版初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_第3页
语文版初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初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版初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1、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组()A虐杀(nǜe)催促(cuī)怒发冲冠(ɡuàn)B崇拜(chóng)消谴(qiǎn)诽谤(fěi)C撰文(zhuàn)寂寥(liáo)仓皇(cāng)D什物(shén)瑟缩(sè)宽恕(shù)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王英写的风花雪月的小说,赢得了评委的赞扬。B弟弟心血来潮,一定要去学滑板。C深受学生们喜爱的校文艺部长,站在台上趾高气扬.D这篇演说词耗时五十分钟,真是言简意赅。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

2、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浙江桐乡人。B《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名仲尼,字丘,春秋末期鲁国人。C冰心,原名谢婉莹,当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D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为酬答白居易《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写下了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1)通过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2)5月17日是“世界电信贺信息社会日”,各地电信运营商纷纷举行庆贺。5、古文填空(1)数声风笛离亭晚,。(2)《论语》中关于怎样对待别人的优缺点,孔子是

3、这样告诉我们的:“。”(3)《论语》中告诉我们要辩证的对待学、思之间关系的句子:。(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千古名句是:。(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体现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句子是:。(6),寒梅着花未?(7)君问归期未有期,。(8),到乡翻似烂柯人。(9),,,何有于我哉?(10),风烟望五津。(11),,是以谓之“文”也。(12)《夜雨寄北》中表现诗人想象未来与妻子团聚追话往昔的诗句是,。(13)学而时习之,?(14),关山度若飞。6、名著填空:《西游记》中师徒四人是、、和。二、阅读:(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4、《论语六则》1、解释下列加点字。(1)不亦说乎()(2)不愠()(3)是以谓之()(4)不耻下问()2、翻译句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世说新语》.【

5、注释】1、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2、奕世:几代。3、踧踖:局促不安的样子。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随父到洛(洛阳)B为司隶校尉(担任)C是仆与君(这样)D君与仆有何亲(仆人)2、对下面加点的名词理解不正确的是()A孔文举年十岁(孔融,孔子二十世孙)B先君仲尼(即孔子)C君先人伯阳(即老子,老子又名李耳)D太中大夫陈韪(是皇宫里的御用医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处。(断两处)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5、孔文举说:“

6、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感到“大踌躇”的原因是什么?。(三)《忆读书》节选语段,回答问题:①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②我自从学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的商务印书馆出片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同的“天、地、日、月、山、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③那时,我的舅你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

7、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④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⑤读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支离破碎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⑥这时我同时不定期看了母亲针钱笸箩晨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

8、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不定期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1、本文的开头有哪些作用?2、用简洁的语言选文②---⑥段内容。3、能否将第③段中“含泪上床”改写成“哭着上床”?4、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咬了牙”有怎样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