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刑法学(1)》历届考试题及答案

电大《刑法学(1)》历届考试题及答案

ID:35577757

大小:11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30

电大《刑法学(1)》历届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电大《刑法学(1)》历届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电大《刑法学(1)》历届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电大《刑法学(1)》历届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电大《刑法学(1)》历届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大《刑法学(1)》历届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刑法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二是强制性最为严厉。2.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3.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属于犯罪的间接故意。4.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6.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

2、某种犯罪(本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7.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强制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8.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9.缓刑考验期限应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10.假释的对象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二、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AD)。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B.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

3、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2.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A)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犯罪的时间、地点D.犯罪的方法3.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D)。A.聋哑人和盲人B.精神正常时的间歇性的精神病人C.生理醉酒的人D.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处罚。A.从轻B.减轻C.从轻或者减轻D.减轻或者免除5.某甲在

4、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B)的犯罪。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6.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7.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BD)。A.确有悔改B.确有重大立功表现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D.没有故意犯罪8.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犯罪,经过20年后仍须追诉的,应当(A)。A.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B.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C

5、.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D.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犯罪犯罪:是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2.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3.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4.没收财产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

6、分)1.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所谓犯罪的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4分)构成犯罪的不作为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2分)(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2分)(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分)2.简述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

7、形态的特征是:(1)时空性。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必须是在犯罪处于运动过程中而尚未形成任何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3分)(2)自动性。即行为人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2分)(3)彻底性。指行为人彻底放弃了原来的犯罪。(2分)(4)有效性。指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实施的犯罪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使犯罪未达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3分)五、案例分析(16分)案情:陈某,男,46岁,某校教师。吴某(陈某的外甥),男,25岁,无业。朱某(吴某的朋友),男,20岁,无业。陈某因为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

8、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5000元钱。2008年6月到9月,陈某带着吴某数次查看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吴某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在“酬金”之外另外给吴某1000元作为往返路费。2008年9月22日下午,吴某与朱某来到许某某的办公室外,吴某让朱某留在门口望风,自己则进入许某某的办公室。许某某以为吴某是有事相找,正准备站起身接待时,吴某便拿出藏在身后的螺纹钢段猛击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