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宏观题部分)期末复习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宏观题部分)期末复习

ID:35578703

大小:15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30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宏观题部分)期末复习_第1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宏观题部分)期末复习_第2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宏观题部分)期末复习_第3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宏观题部分)期末复习_第4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宏观题部分)期末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宏观题部分)期末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宏微观经济学宏观部分重点辅导、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即以国民收入决定为核心的总量分析。所以,宏观经济学也称为宏观经济分析。为了考察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周期,常常把国民收入和就业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宏观经济学又可称为收入和就业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在教材中有一个图示,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出发点是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核心内容是国民收入决定,包括三个主要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最重要的四个宏观经济政策,即

2、失业和通货膨胀、财政理论和政策、货币理论和政策和对外经济理论和政策。而宏观经济政策的最重要目标是减缓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增长。所以最后一章研究经济增长和波动问题。下面我们就宏观经济学各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做简要的讲解,供大家学习时参考。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1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及其经济特征。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异同。3.国民收入核算五个总量指标的特点及其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4.用三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第一个问题“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及其经济特征”

3、。国内生产总值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的基础概念,要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含义有深刻的理解。尤其要注意教材中强调的四点:注意以下四个问题:(1)GDP只包括最终产品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价值。(2)计入GDP的最终产品中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非生产性劳务。(3)国内生产总值中包含折旧费。(4)计入一定时期的GDP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必须是该期所生产的。第二个问题“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异同”。名义GDP是指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年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实际GDP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联系:二者

4、都是计算GDP的方法,商品和劳务实际产出量的变化是引起二者变化的一个因素。区别:名义GDP的计算因素之一是价格变化;实际GDP则不然;名义GDP值大于实际GDP值。第三个问题“国民收入核算五个总量指标的特点及其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这里实际是问两个问题:一是要掌握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纳

5、税。二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和国内生产总值相同,但又有区别的经济范畴。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本国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即只要是本国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其价值都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本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领土即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即只要是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产品都应计入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6、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第四个问题“用三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有三种方法可以计算GDP,也就是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用支出法计算可以运用公式:国内生产总值=C+I+G+(X-M),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用收入法计算可以运用公式: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间接税-政府补贴);用收入法计算国内

7、生产总值就是计算各部门增值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出之后,再利用第二题中给出的个总量之间的关系求出其它总量来。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2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的异同。2.佛里德曼的相对收入理论及其评述。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及其评述。4.影响三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因素。5.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及其计算公式。6.计算均衡收入、消费、投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第一个问题“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的异同”。短期消费曲线和长期消费曲线的区别在于短期消费曲线不经过原点,即收入为零

8、时,仍然有消费。相同点是消费和收入的变化规律相同,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加。第二个问题“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及其评述”。他认为居民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的绝对水平,也不取决于现期收入和以前最高收入的关系,而是取决于居民的持久收入。持久收入理论将居民收入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持久收入是指在相当长时间里可以得到的收入,是一种长期平均的预期内得到的收入,一般用过去几年的平均收入来表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