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各章重点(第1—2)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各章重点(第1—2)

ID:35581158

大小:11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30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各章重点(第1—2)_第1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各章重点(第1—2)_第2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各章重点(第1—2)_第3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各章重点(第1—2)_第4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各章重点(第1—2)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各章重点(第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各章重点(第1—2)第一章1、稀缺性(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它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2、选择:(1)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2)选择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

2、穷欲望而言,生产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选择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也就是资源配置问题。(3)经济学是为了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正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3、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宏观

3、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①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的区别: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第三,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四,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

4、究方法是总量分析。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5、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1)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定义。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5、(2)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第一,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第二,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第三,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没有客观性。第四,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尽管有上述三点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方法要以实证方法为基础,而实证方法也

6、离不开规范方法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6、生产可能曲线(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2)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了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这三个概念,它凹向原点说明了为了多生产一种物品所放弃的另一种物品是递增的。7、经济制度(1)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做出选择的方式,或者说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方式。(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决策机制不同;协调机制不同;激励机制不同。(3)西

7、方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它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利用。第二章1、需求、需求曲线、需求定理(1)需求是居民户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2)需求曲线: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3)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反方向变动。2、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是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居民购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

8、况下,其他因素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2)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于价格因素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由于价格以外的因素的变动(3)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线上的移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123、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均衡价格:指一种商品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4、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5.供求定理第一、需求的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