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PPT答辩-水阀垫片冲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PPT答辩-水阀垫片冲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

ID:35583173

大小:63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30

毕业设计(论文)PPT答辩-水阀垫片冲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PPT答辩-水阀垫片冲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PPT答辩-水阀垫片冲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PPT答辩-水阀垫片冲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PPT答辩-水阀垫片冲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PPT答辩-水阀垫片冲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水阀垫片冲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论文题目:零件图零件简图:如图所示。生产批量:中批量材料:Q235材料厚度:1mm答辩提纲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分析计算冲裁模标准件的选用心得体会及致谢参考文献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分析计算垫片冲裁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工件排样与搭边及送料方式冲裁力的计算模具压力中心的计算模具主要工作部件设计及计算模具总体设计绘制模具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模具标准件的选用凸模固定板垫板导料销模柄模架弹簧卸料螺钉螺钉挡料销压力机垫片冲压工艺性分析2.1垫片冲压工艺性分析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相对简单,需要进行冲孔、落料两道基本工序

2、,尺寸中有R5mm、R7mm和R23mm的圆弧和3个直径8mm的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满足冲裁要求。尺寸精度:零件图上的形状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尺寸,尺寸精度较低,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的公差,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冲裁要求。本设计材料是Q235,其具有较高的弹性和良好的塑性,其冲裁加工性好,同样符合冲压工艺要求。2.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第一种方案采用单工序逐步加工特点:由于采用单工序模模具制造简单,维修方便,但生产效率低,工件精度低,很不适合大批量生产。第二种方案采用复合模加工成形。工序图如下模具结构紧凑,冲压工件精度高,适

3、宜冲压薄件或软质材料第三种方案采用连续模加工成形。工序图如下特点:生产率高,便于实现自动化。但模具制造复杂,调整维修麻烦,工件精度低2.3冲裁过程冲裁过程送料时,两个导料销控制条料送进的方向。固定挡料销控制送料的进距。工作时,条料沿两个导料销送至固定挡料销处定位。冲裁时上模向下运动,因弹压卸料板与安装在凹模型孔内的推料板分别压紧;上模继续向下,先冲出孔,后落料;冲孔废料直接由冲孔凸模从凸凹模内孔推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卡在凹模内的冲件由弹性卸料装置往上推出。卸料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弹性卸料装置由卸料板卸料螺钉和弹簧组成。2.4工件的排

4、样与搭边方案一采用直排工件排样与搭边方案二斜排工件的形状决定了较低的利用率。但是考虑到加工的方便和条料裁剪时的尺寸更能掌握。因此采用方案一的直排方案。横向从右向左的手动送料方式。复合模结构的选用复合模由可分为正装式复合模和倒装式复合模1.正装式复合模的特点:工件和冲孔废料都将在凹模表面上,必须加以清除后才能进行下一次冲裁。因此,操作不方便,也不安全,多多孔工件不宜采用,但是工件的表面较平直。2.倒装式复合模的特点:冲孔废料由冲孔凸模冲入凹模洞口中积聚到一定数量,由下模漏料孔排出,不必清除废料,操作方便,应用很广。但工件表面平直度较差。

5、凸凹模承受的张力较大。因此,凸凹模的壁厚应严格控制。以免强度不足。经分析:工件有四个孔,若采用正装式复合模,操作很不方便。另外,此工件不要求很高的平直度。所以从操作方便,模具结构制造简单考虑,决定采用倒装式复合模。参考文献[1]许发樾.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2]编写组.冲模设计手册,冲模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06[3]王孝培.实用冲压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03[4]姜奎华.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5]

6、廖念创.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北京:计量出版社,1998.02[6]上海工大史美堂.金属材料及热处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07[7]李天佑.冲模图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10.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使我对冲压模具设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懂得了从分析零件的工艺性入手,确定工艺方案,知道了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了解了模具的基本结构,提高了计算能力,绘图能力,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的能力,熟悉了相应规范和标准,同时对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复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也深深体会到了设计一套完

7、整、正确的模具是很不容易的,而模具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经济,同时也明白了细心和耐心对设计工作是那么的重要,这次设计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使我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机械设计的认识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加深。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参考了许多设计手册,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细心指点,综合比较了其他各种设计图样,并对自己所设计的模具图进行了反复的完善。但是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我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感谢各位老师!感谢对我4年的培养,感谢各位老师、同学,感谢指导老师李辉老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