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酱油中总酸和氨态氮的测定

毕业论文(设计)--酱油中总酸和氨态氮的测定

ID:35586116

大小:10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30

毕业论文(设计)--酱油中总酸和氨态氮的测定_第1页
毕业论文(设计)--酱油中总酸和氨态氮的测定_第2页
毕业论文(设计)--酱油中总酸和氨态氮的测定_第3页
毕业论文(设计)--酱油中总酸和氨态氮的测定_第4页
毕业论文(设计)--酱油中总酸和氨态氮的测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设计)--酱油中总酸和氨态氮的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华大学技术监督学院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酱油中总酸和氨态氮的测定指导老师:专业: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班级:质成09-1学生姓名:XXX定稿日期:2012年03月06日摘要:食品中的酸味物质,主要是溶于水的一些有机酸和无机酸。食品中的酸性物质有的是食品原料中固有的,有的是外加的,有的是发酵或其他加工操作部正常而产生的。酸性物质是赋予食品酸味的呈味物质,食品中德酸味可以给人以爽快刺激的感觉,增进食欲。酸性物质在促进人体对钙、磷等矿物质的吸收及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在酱油或酱等发酵食品中,氨基酸态氮是蛋白质在发酵过程中德

2、最终分解产物,与蛋白质不同,其含氮量可以直接测定,故称氨基酸态氮。原料中德蛋白质经过霉菌体内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比例最多。因此,这类产品中德氨基酸含量可反应发酵工艺情况及商品品质,是酱油和酱生产及产品控制指标之一。关键词:酱油总酸氨基酸态氮目录一.前言……………………………………………………………………………………1(1)酱油的成分…………………………………………………………………………1(2)分类与区别…………………………………………………………………………1二.酱油中总酸的测定…………………………………………………………………31.电位滴定法

3、……………………………………………………………………………3(1)原理…………………………………………………………………………………3(2)试剂…………………………………………………………………………………3(3)设备与材料…………………………………………………………………………3(4)操作步骤……………………………………………………………………………3(5)实验数据……………………………………………………………………………3(6)结果计算……………………………………………………………………………3三.酱油中氨态氮的测定………………………………………………………………

4、…41.原理……………………………………………………………………………………42.试剂……………………………………………………………………………………43.仪器……………………………………………………………………………………44.操作步骤………………………………………………………………………………45.实验数据………………………………………………………………………………56.结果计算………………………………………………………………………………5四.参考文献………………………………………………………………………………6五.致谢…………………………………………………………

5、…………………………7前言1.酱油的成分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淀粉、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口味,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掌握酿制工艺了。2.酱油的分类和区别 在购买酱油时,会遇到许多不同用途的酱油,如:用于烹调、凉拌的本色酱油;用于烹调深色菜肴的浓色酱油和添加了各种风味调料的花色酱油等。为了统一分类标准,我国出台了SB10336—2000“配制酱油”标准和GB18186—2000“酿造

6、酱油”标准,把酱油产品,统一划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2大类。2.1酿造酱油 酿造酱油是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酿造酱油按工艺条件的不同可分为: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高盐固态发酵酱油;高盐固稀发酵酱油;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低盐稀态发酵酱油;低盐固稀发酵酱油;无盐固态发酵酱油。 按习惯称呼划分成:生抽酱油和老抽酱油。“生抽”和“老抽”是沿用广东地区的习惯称呼。2者的区别是:生抽酱油是以黄豆和面粉为原料经发酵成熟后提取而成; 老抽酱油是在生抽酱油中加入焦糖色制成的浓色酱油。 2.2配制酱油

7、 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按《配制酱油标准》中规定:配制酱油以“酿造酱油”为主体,酿造酱油的含量(以全氮计)不能少于50%;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不能超过50%(以全氮计)。 从规定中可看出,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在生产工艺上有很大不同,主要理化指标(见表1)有很大差异。 理化指标中的氨基酸态氮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它的含量与氨基酸含量呈正比。全氮是酱油中有机氮(蛋白质、氨基酸、肽)和无机氮的总和,是酱油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比可见:配制酱油的主要理化指标不如酿造酱油。3.酱油的作用在炒、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