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会昌中学2019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精校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9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精校Word版含答案

ID:35602311

大小:25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30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9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9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9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9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9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9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高一第二学期会昌中学与宁师中学月考联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B.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2.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

2、.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3.我国古代有许多农业谚语,如“小满前后,种瓜种豆”、“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等。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A.“精耕细作”特点B.“重农抑商”思想C.“自给自足”形态D.“靠天吃饭”观念4.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工商业市镇兴起C.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化、规模化D.农产品日益商品化5

3、.唐朝后期出现了“食券”和“飞钱”。府兵可在家乡用粮食交换食券,然后在服役地区用它买食物。“飞钱”亦称“便换”“便钱”,商人在京城购买政府发放的凭证,把它们递交给各地方财政部门时,就可以拿到相等数额的钱。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A.具有交易凭证功能的纸币产生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经济的发展催生新的金融业务D.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髙6.唐大中九年,卢求在《成都记序》中对扬州、益州进行了比较:“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曰-11-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

4、富,其人勇且让,其地腴以善熟,较其要妙,扬不足以侔其半。”下列与“其”繁盛密切相关的是A.大运河的开通B.南诏的影响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D.都江堰的作用7.“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反映的是A.秦都咸阳B.汉都长安C.唐都洛阳D.宋都东京8.《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篇》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本质上反映了汉代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关税的数额相当高C.数学知识相当

5、发达D.对“市”的严格管理9.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等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种情景说明A.洋务运动推动民族工业繁荣B.中国工业崛起抵制西方侵略C.西方商品涌入冲击自然经济D.资本输出终止中国工业步伐10.阅读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表中反映的历史现象主要是由于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

6、元)1895——1900100450016.7750A.洋务运动的诱导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D.欧洲列强忙于一战11.汉阳铁厂“不仅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大型钢厂,也是远东第一家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在其建成投产的第一年(1890年),生产钢铁制品即达8860吨,其中该厂自身用去3870吨,湖北枪炮厂用去300余吨,外售1000余吨。这反映了A.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B.近代企业掌握国家经济命脉C.洋务企业成功抵制了外资D.中国出现了现代工业的曙光-11-12.19世纪40—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破

7、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经济结构。关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民族工业首先在内地产生C.重工业发展迅速D.传统手工业趋于稳固13.1914年1月,袁世凯政府颁布《公司保息条例》,对于棉丝业、制铁业、制糖业等资本在20万元以上的新设企业,自开机制造之日起的三年内,政府按实缴资本给予保息5厘或6厘。这一措施旨在A.鼓励私人投资实业B.减轻企业税收负担C.打压中小工商企业D.扩张官僚资本势力14.从1937年8月到11月,上海一地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机器设备12400多吨、工人2100多名。有学者将这

8、一时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形象地比喻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上述材料表明A.中国形成了平衡的工业布局B.官僚资本干预经济发展C.战争使中国工业布局发生了改变D.近代民族工业大量倒闭15.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