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高浓度COD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设计说明--高浓度COD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ID:35606775

大小:11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31

设计说明--高浓度COD制药废水处理工艺_第1页
设计说明--高浓度COD制药废水处理工艺_第2页
设计说明--高浓度COD制药废水处理工艺_第3页
设计说明--高浓度COD制药废水处理工艺_第4页
资源描述:

《设计说明--高浓度COD制药废水处理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浓度COD制药废水处理工艺(一)工艺介绍制药废水具有COD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生物毒性物质含量高、水质波动大等特点,所以单一的处理工艺有很大的局限性。混凝工艺可用来处理高浓度COD废水,但是无法到达废水的排放标准,可用来做前处理,去除废水中大量的COD,混凝处理后,即便是厌氧处理也会受到生物毒性的影响,无法达到预计的处理效果,所以本次设计中,在混凝处理大大降低COD的浓度后,选择ABR水解酸化—两级SBR好氧生物处理组合工艺,这种工艺有着其他工艺所无法比拟的优点。目前水解酸化—好氧组合工艺在制药废水处理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混凝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的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固液两相体系分离的水处理方法,作为预处理、中间处理或深度处理的手段已成功应用于制药废水处理中。混凝过程的目的是把水中呈细分散状态的污染杂质微粒,凝聚成粗分散的颗粒,以使其从废水中分离出去,使水质得到净化,此工艺中,将混凝沉淀用作前处理,可大大降低制药废水中COD的浓度。ABR是一类源于分段多相厌氧反应器技术(SMPA)理论的第三代新型厌氧反应器,ABR工艺坚持SMPA的设计思路,在流态和生物分布上突破了传统水解酸化的反应器的形式,不但增加里

3、处理效果,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必要时可增设填料。SBR工艺一直以其灵活的操作和高度的自控而备受青睐,因其无需二沉池、无污泥膨胀、污泥负荷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而优越于其他传统好氧反应器。混凝沉淀-ABR水解酸化-SBR组合工艺充分结合了三者的优点,先以混凝沉处理法出去制药废水中大部分COD,之后以ABR作为水解酸化反应器,进行水解酸化处理,消除生物毒性对后续工艺的影响,充分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再利用SBR将剩余的COD处理达标。三种工艺环节分工明晰,优势互补,可取的良好的处理效果。(二)工艺流程说明2.1工艺说明本工艺设计将

4、三种废水混合均匀后处理,由于混合后COD浓度高达12050mg/L,且B/C=0.3,废水的可生化性很差。本次处理先进行混凝沉淀,此工艺去除原废水中的75%的COD;混凝后的废水进入ABR水解酸化池,此工艺可去除剩余COD的25%,还可将B/C提高至0.5左右;出水进入SBR一级反应池,去除剩余COD的85%,此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浓度可降至300mg/L左右,浓度较低,再进入SBR二级反映池,生物处理后的废水可达到出水CODCr<100mg/L标准。制药废水经管网导入调节池,将pH调至5.5左右,调节后的废水进入反应池

5、,加入200mg/LPAC絮凝剂,污水进入反应池快速搅拌池搅拌2min,再进入下一反应池慢速搅拌18min,混凝后的废水在沉淀池中絮凝静置30min。静止后废水的上清液在调节池内调节pH到中性或偏碱性,再由提升泵提至ABR水解酸化池,ABR池出水自流进入SBR一级反应池,经过好氧生物处理后,SBR一级反应池上清液自流进入SBR二级反应池,经好养生物处理后可排放达到CODCr<100mg/L的标准。混凝沉淀池及SBR反应池排出的剩余活性污泥排入集泥池,污泥经污泥脱水系统脱水成含水率小于80%的泥饼外运处置。污泥脱水系统压滤水和

6、滤带冲洗水经收集返回ABR水解酸化池。2.2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2.3主要工程措施(1)由于生产废水的pH较低,会严重影响混凝剂的性能以及生物处理系用的稳定运行,设计考虑pH自动控制系统两套,用于调节进入ABR水解酸化池的废水pH,选用玻璃钢储罐两台,用以储存液碱,为调整pH所用,以保证进入ABR池的废水pH适合反应。(2)为均化水质及防止池内产生大量的H2S气体,在调节池底部均布穿孔曝气管,由自控系统控制每6小时曝气一次,一次约10min。(3)为了防止因水量变化而对污泥床层的稳定带来影响,同时减少生物污泥的流失。(4)将

7、少量空气送入ABR水解酸化反应器,营造微氧条件,创造适合水解酸化兼性菌的生长环境,抑制产甲烷菌的生长,在ABR水解酸化池底部均布穿孔曝气管,由自控系统控制每小时曝气一次,一次约10min。(5)废水经过ABR水解酸化反应器水解酸化后进入SBR一级反应池,SBR一级反应器本身就是一个生物选择器,由于进水中基质浓度较高,有利于非丝状菌的快速增长。正常运行情况下,污泥指数始终保持在100以下,不发生污泥膨胀现象。(三)COD去除率计算说明3.1CODCr初始浓度C0=(50×4×104+60×600+60×100)/170=120

8、11mg/L=12050mg/L3.2混凝工艺处理CODCr去除率:75%;剩余CODCr浓度:12050×(1-75%)=3012.5mg/L=3013mg/L3.3ABR工艺处理CODCr去除率:25%;剩余CODCr浓度:3013×(1-25%)=2259.75mg/L=2260m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