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ID:35606924

大小:62.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31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_第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_第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共4篇课文,一篇为现代诗歌,三篇为写景散文。从内容上考虑,单元主题可概括为“壮丽山川”。这一单元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山河之美,还要让他们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此外,还要关注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一是抓住景物的特点;二是不同的观察顺序。《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全文围绕“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一中心,从空间、时间两个不同的纬度来讴歌。在作者笔下,长江是一位力大无比的巨人,挽起高山大海

2、,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长江是一位慈祥和蔼的母亲,哺育各族儿女,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作为中国母亲河的赞歌,歌词气势恢宏,,跨越时空,凝聚了巨大的文化内涵、情感容量和审美价值,直到今天依然传唱不衰。《三亚落日》按日落过程的时间顺序描绘了海南三亚夕阳滑落的奇特景象。文中的落日依附了一颗童心,活脱脱像个活泼、快乐的孩子,活力四射,动感十足。读这篇课文,孩子们会感到那轮三亚的落日就是自己。文中动词锤炼得极见功力,使南洋的热带风情和落日的诗意变化在跌宕的笔触中极富视觉冲击力。《烟台的海》按冬春夏秋的季节顺序描写了烟台

3、独特的海上景观。文章写“景”的同时也在写“人”,“景”与“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总—分—总”的整体结构突出了文章重点和景物特点,在理解冬天烟台的海具有的特点时,我们尊重文本,也可以有自己的思考。《记金华的双龙洞》按游览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的途中见闻,接着写了洞口的高、大,从外洞进入内洞的孔隙窄、险,内洞黑、奇、大。全文还有一条暗线,就是溪流的路径:我们迎着溪流上山、溪流靠着外洞的洞口的右边往外流、溪流在内洞靠右边缓缓地流、溪流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二、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字词,主动积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4、朗读课文。3、由文本展开想象,展现奇特的情景。4、复习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分清文中比喻句和作者联想的内容。5、通过理解文本语言和吟诵语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6、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三、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奇特的情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3、理解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的,学习习作技巧。四、教学突破:1、教学《长江之歌》时要整体把握,在突破中心的基础上,激情演绎;要以读代讲,

5、朗读与理解相结合,朗读与想象相结合,朗读与感悟相结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补充相关的课程资源,包括歌曲、音像视频等。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教学研究,与以往同题材的内容对比,总结类课文教学的经验。2、教学《三亚落日》时文章的整体结构应该让学生了解,特别是第二自然段,关于三亚热带风情的刻画,渲染了气氛,对落日之美起到了一定的烘托作用,可以放到第一课时组织教学。重点部分的讲读要扣住三个关键的比喻句,由扶到放,逐层推开,至于相关资源的拓展应立足文本,不宜过多,还是要以品味课文的语言为主。课后可以与《海上日出》进行比照阅读。3、

6、教学《烟台的海》时要采用重点突破的方法,着力指导学生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自然段,切忌平均用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让他们在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体会烟台的人勤劳、能干。4、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可以结合课后练习4展开,找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画出景点游览图,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作者表达的特点,以及从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适当地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成为文中的“我”,增强移情体验,进一步领悟文章中心。五、教学措施1、以《课标》为指导,在中年级词句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加强

7、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把三者有机地整合起来。2、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3、加强朗读的指导训练,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4、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中,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争取全面进步。5、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习作环境。6、加强写字的指导。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共3篇

8、文章,都是叙事性的。第一篇文章记叙的是一个历史事件,第二篇课文是小说,第三篇课文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三篇文章的内容都与战争有关,中心各有侧重,英勇抗击、巧妙周旋、菩萨心肠,很好地反映了“正义之歌”的主题。《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叙述了“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始末,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娓娓道来。课文第l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日寇侵华找借口;2—5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