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梅县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湖北省黄梅县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5608549

大小:136.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3-31

湖北省黄梅县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湖北省黄梅县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湖北省黄梅县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湖北省黄梅县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湖北省黄梅县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梅县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8分)1.苏格拉底曾感慨地说:“如每个人都是自己智慧的尺度,我们相对的无知又在哪里?如普罗塔哥拉的《真理》确实是在宣布真理,而不是在每个人的观点都正确的时候对各自的观点进行详细考察,那么哲学对话的整个事业只不过是在冗长而又可怕地展示愚蠢。”这表明A.苏格拉底强调以人的感觉为判断事物的标准B.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发现自我的本质改善灵魂C.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对神的存在深信不疑D.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理性是人的中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强调以人的感觉为标准判断事物是什么应是智者学派,排除A;据

2、“在每个人的观点都正确的时候……可怕地展示愚蠢”可知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人生的最高目标就应当追求正义和真理,故B项符合题意。无论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对神的存在皆表示怀疑甚至否定,排除C;苏格拉底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个人品德的完善和人的道德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理性是人的中心,排除D。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2.下列对西欧资产阶级解放斗争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A.天主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影响比较大B.“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

3、形态,即宗教和神学”C.宗教改革是西欧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形式,是解放人们思想的唯一途径D.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反封建斗争需要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答案】C【解析】-19-试题分析:天主教神权统治确立后,天主教会的影响是无处不在,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政治生活,使得人们的思想与行动都受到天主教的严厉控制,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思想上看,中世纪的欧洲的人们信仰只有天主教,没有一种新信仰来替代,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主要形式、唯一途径”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从力量的对比上分析,当时资本主义还很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

4、,在反封建斗争中,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C。考点:“异端”形式出现的原因点评:中世纪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以“异端”形式出现的原因: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产阶级比较幼稚,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斗争中不得不借助宗教力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力通过大规模的革命方式实现自己的愿望。3.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且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展开,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一时期重视古典文化传统的主要原因是A.领导阶层比较保守B.传统文艺

5、内容丰富C.封建教会势力强大D.古典文化保存完整【答案】C【解析】文艺复兴时期采用古罗马文化复兴,一方面说明封建教会势力强大,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所以借助古罗马文化的形式来宣传自己的思想,故C正确;A保守不符合题内涵;B和D均不是主要的原因。【点睛】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号称复兴古典文化,但只是借助其形式,内容主要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新兴的资产阶级为维护和发展其政治经济利益,首先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反封建斗争。4.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

6、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康德A.否定政治革命的作用B.强调思想启蒙的重要性C.批判广大群众的愚昧D.对传统制度保持宽容【答案】B-19-【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思想方式……”“……缺少思想……”等关键词可知,康德所强调的是思想启蒙的重要性。所以答案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康德【名师点睛】分析评价型选择题往往评价的内容过于繁琐,以材料形式出现,不易读懂,针对此情况可运用此法。首先确定评价的主体;然后结合题意和限定条件对评价的内容中所

7、体现的信息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处理,并运用历史知识和语文阅读能力对信息进行简化处理;最后将评价与主体对照分析,找出最佳答案。5.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年)在《中国近况》一书中写道:“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但在时间哲学,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绌了”。他强调的是A.盛赞中国在当时世界文明中的领先地位B.成为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推手C.对德意志处于封建割据状态的不满D.维护“欧洲中心论”的观点

8、【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莱布尼茨(1646—1716年)所处的时代,可排除B项;由题干“但在时间哲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