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

ID:35612062

大小:613.50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4-01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_第1页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_第2页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_第3页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_第4页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_第5页
资源描述: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规划说明目录第一章概况1第一节杭州城市概况1一、城市性质1二、位置与人口1三、自然条件1四、历史沿革2第二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概况3一、西溪地理位置3二、西溪兴废史3第三节规划依据8第二章规划总则10第一节现状分析10一、优势条件10二、存在问题11第二节风景资源评价12一、风景资源12二、风景资源评价14第三节湿地公园范围、性质和发展目标15一、湿地公园范围15二、湿地公园性质16三、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6四、湿地公园发展目标17第四节规划结构与布局19一、湿地公园子系统按三级配置19二、旅游

2、服务子系统按三级配置19三、湿地公园养护及管理子系统按二级配置2060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规划说明第五节湿地公园容量及生态原则20一、游人容量20二、公园建筑容量22三、生态原则23第三章专项规划24第一节保护培育规划24一、分类保护24二、分级保护25第二节风景游赏规划27一、景观特征分析及景象展示构思27二、功能分区及景点设置27三、游览组织31第三节典型景观规划32一、湿地公园湿地景观规划32二、植物景观规划36三、建筑风貌及园林景观规划39第四节科研监测及科普规划39一、科研39二、监测40三、科普教育40第

3、五节游览设施规划41一、规划原则41二、游人与游览设施现状分析41三、规划布局41第六节基础工程规划42一、道路交通规划42二、电力电讯规划44三、给水规划4860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规划说明四、排水规划49第七节公共环境保护规划49一、现状49二、对策及规划49三、水质保护与改善50第八节防灾规划51一、消防51二、水系及航道治理51三、湿地公园防洪52四、湿地公园排涝52五、湿地公园病虫害防治53第九节居民社会调控规划53一、现状分析53二、居民点调整与控制规划55第十节经济发展引导规划55一、经济现状分析55二

4、、经济发展引导方向56三、经济发展引导措施56第十一节分期发展规划57一、规划分期57二、分期目标与工作重点57第四章实施规划的对策及措施59一、管理体制与政策法规的确立与完善59二、法规政策60三、人力资源的聚集与培养60四、资金保障60五、对外交流6060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规划说明60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规划说明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杭州城市概况一、城市性质杭州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二、位置与人口杭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西

5、部、浙江省的北部、杭嘉湖平原与浙西山区交汇之地,辖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余杭八个区。市区面积306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73万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个区域性大都市。三、自然条件杭州市的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连接山峦起伏的天目山地,为海拔五百米以下的低山丘陵,东北部地势平坦,连接河网交叉的杭嘉湖平原,海拔在黄海标高3到10米之间。杭州市的水系有钱塘江汇新安江、衢江、分水江、浦阳江、富春江诸水,自西南横穿杭州流向东北,经杭州湾注入东海。运河、上塘河、余杭塘河等河道纵横于东北平原,河荡交错,构成江南水

6、乡。西湖三面群山低丘环绕,东部与杭州城区相连,风光秀丽。杭州市地处亚热带北缘,在中国气候区划上,划入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长江中下游南区的钱塘江小区,年平均气温15-17℃,年极端最高温度42.1℃,极端最低气温-10.5℃,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降水量1399毫米,年平均风速8.1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1900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50天左右,总的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长,四季分明。60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规划说明四、历史沿革杭州市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早在四千六百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城区西北十八公里

7、的良渚.城区老和山水田畈一带,就已经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渔猎和畜牧,创造了以玉器及黑陶为特征的“良渚文化”。相传夏禹治水成功,到会稽会诸侯曾在杭州余杭(航)登陆,因名之“禹杭”,后遂称“余杭”,为扬州之域。春秋后期,这里是吴越争霸的地方,先属吴,后属越,战国时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在灵隐山麓设置县治,称钱唐县属“会稽郡”,西汉因之,仍称钱唐县,先隶属扬州,后又归会稽。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钱唐郡而置杭州,杭州之名就于此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隋炀帝开凿了江南运河,促进了杭州经济的发展。唐代,杭州先后改

8、属于江南道,两浙道,贞观以后,杭州日趋繁荣,成为了“东南名郡”。五代的吴越国以杭州为首府,在凤凰山修筑“子城”和“罗城”作为国治,经过吴越三代五帝七十二年的开拓建设,杭州已是全国经济繁荣,文化荟萃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北宋时的杭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