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复习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复习

ID:35614365

大小:5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4-01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复习_第1页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复习_第2页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复习_第3页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复习_第4页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复习题(11)心理咨询师资料2010-08-1919:27:16阅读96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第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1、简述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关系。在我们生存的社会人群中,正常的心理活动和异常的心理活动,总是具体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于是,便形成了心理正常的群体和有精神障碍的心理异常群体。即便是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全是异常的。比如,他们的人格可能有某方面的缺陷并伴有思维障碍,可是他们的感、知觉可能是正常

2、的。而且,经过系统治疗,心理的异常部分,也能得到改善或完全被矫正。这一事实说明,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就是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在人群中永远并存的根据。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解释。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异常心理现象,是从两个基本命题出发的。(一)、两个基本命题:a、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的。 b、性冲动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认识到的。(二)依据上述两个命题,弗洛伊德又推演出几种判断:a、人类的生物本能—力比多,是心理

3、活动的动力b、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口腔欲阶段、肛门欲阶段、生殖欲阶段c、人的心理结构有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d、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e、防止焦虑能力:防御机制(压抑或克制能力)(三)、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造成心理异常现象原因):a、合理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如果发展过程中接受刺激太多或太少,会造成性心理的“退化”或“固著”。b、自我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处理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c、为

4、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3、简述人本主义对异常心理的解释。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首先提出“潜能”观念,并同时赋予它一种性质,即“潜能”不论就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都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之后,便断定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就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第二节心理正常与异常及其区分1、简述正常与异常的医学标准、统计标准、内省标准及社会适应标准。医学标准: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统计学标准:在普通人群中,人们的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显示常态分布

5、。在常态曲线上,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内省经验标准:这里的内省经验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指病人的内省经验,其二是就观察者的内省经验,如观察者把被观察的行为与自己以往经验相比较,从而对被观察者做出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社会适应标准: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这时,我们说他的行为是一种社会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得某个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那么,我们就认为此人有心理障碍。2、心理学区分异常心理的三

6、原则是什么?根据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定义,即“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脑的机能”,我们有理由提出以下三条原则,作为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第三节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1、简述感知觉障碍的种类及其特点。(一)、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此症状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2、感觉减退: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此症状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

7、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器官性疾病时常有感觉减退。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征。(二)、知觉障碍1、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偶有错觉发生,但经现实验证后,可加以纠正。精神疾病患者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错觉常带有恐怖性质。2、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幻觉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根据感受器官不同,幻觉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临床

8、上最为常见的是幻听,幻视次之,其他种类的幻觉较少出现。(三)、感知综合障碍患者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该症状分为“视物显大症”、“视物县小症”。统称为视物变形症。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叫做“非真实感”,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人物像是油画中的肖像,没有生机。还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患者认为自己面孔或体型改变了形状,自己的模样发生了变化,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