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高考历史模拟---精校解析 Word版

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高考历史模拟---精校解析 Word版

ID:35616184

大小:120.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4-02

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高考历史模拟---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高考历史模拟---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高考历史模拟---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高考历史模拟---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高考历史模拟---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高考历史模拟---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夏礼吾能言之,祀(把国是夏朝的后裔)不足征(通“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说明孔子(  )A.熟悉夏商礼制B.感叹祀宋衰落C.重视文献记载D.重建礼法规范2.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中央建制:一个是汉武帝为分割外朝权力而由身边亲信组成的“内朝”(官职有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侍郎等)长期演变而来;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中央建制的相同点是(  )A.都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2、和管理B.都是中央设置的行政处置机构C.都体现了“分化事权”的制度安排D.都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3.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也层出不穷,《四书章句集注》和《孔子改制考》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两者都(  )A.冲击了传统教育B.得到统治者的推崇C.受外来文化影响D.再现孔子思想精髓4.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驰D.土地兼

3、并现象被有效抑制5.清末历史教科书大多认为鸦片战争是清初以来中国诸多对外交涉事件中的一种。民国成立后,历史教科书开始关注它对中国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前后一批史学专著则认为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与这些史著不同的是,历史教科书一面认为它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之始,一面仍然采用明清之际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说法。据此可知,民国时期(  )A.民族危机的加剧导致教科书编写激进B.历史教科书侧重宣传五族共和理念C.历史教科书重视近代国家观念的塑造D.教科书编写与学术研究成果保持同步6.读表《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表》(单位:百分比).这表明(  )轻工业(纤维、食品等)

4、重工业(机器、金属等)进口出口进口出口1912年54.710.913.73.61926年43.625.218.92.91930年33.621.627.92.91933年20.425.832.65.21936年14.313.547.06.5A.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B.外国加强对华资本输出C.一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D.中国经济结构趋于平衡7.据统计,1949年至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五倍多。这一现象(  )A.反映了土改进程的曲折性B.促使中共加快农业合作

5、化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D.说明农村城镇化效果显著8.《十二铜表法》注重诉讼程序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到查士尼时代的《法学总论》则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等问题上。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B.平民的不断斗争C.统治者价值取向变化D.人文主义的影响9.2016年9月28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投票,强行通过了允许“9•11”恐怖袭击事件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起诉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法案,拒绝了奥巴马的总统否决。根据美国宪法(  )A.该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C.总统可提起全民公决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10.对1

6、8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工业化,“马克思派”认为,英国之所以发生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是因为,从生产角度看,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受到政治领导的保护和支持而大行其道。对“马克思派”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资本积累和投资是政府干预的有效手段B.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完全依赖政府支持C.自由市场机制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D.政府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1.如图是1940﹣1945年苏联集体农庄劳动日平均实物工资(千克),由此可以推知(  )A.社会环境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B.农业集体化经济政策面临破产C.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D.工业化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12.格•普

7、•阿波斯托尔在《当代资本主义》﹣书中说:“国家在和平时期对经济进行干预的第一次大尝试,是罗斯福在美国搞的所谓新政,结果以失败告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科技革命的环境下,产生了那些微观经济以及特别是宏观经济的变化,促使能够保证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某些机制得以建立起来。”材料旨在说明(  )A.罗斯福新政是一次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失败尝试B.科技革命是推动干预经济机制建立的真正动力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D.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发生巨大变化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典文化的熏陶

8、下,在摆脱了思想的束缚之后,意大利人把自己的精力转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