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无碳小车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无无碳小车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ID:35617721

大小:1.02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4-02

无无碳小车设计课程设计报告_第1页
无无碳小车设计课程设计报告_第2页
无无碳小车设计课程设计报告_第3页
无无碳小车设计课程设计报告_第4页
无无碳小车设计课程设计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无碳小车设计课程设计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湖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无碳小车的设计系部:机电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N机自10-3F姓名:李卫学号:2410191672序号:38组号:12012年12月25日III南湖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无碳小车的设计系部:机电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李卫学号:24101901672序号:38起迄日期:2012年12月8日至2012年12月25日指导教师:谭湘夫南湖学院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一、设计题目无碳小车的设计1.设计布置方案图1无碳小车示意图2.功能设计要求以重力势能驱动的具有方向控

2、制功能的无碳小车。给定一重力势能,根据能量转换原理,设计一种可将该重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并可用来驱动小车行走的装置。该无碳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避开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每间隔1米,放置一个直径20mm、高200mm的弹性障碍圆棒)。给定重力势能为5焦耳(取g=10m/s2),竞赛时统一用质量为1Kg的重块(¢50×65mm,普通碳钢)铅垂下降来获得,落差500±2mm,图2无碳小车在重力势能作用下自动行走示意图重块落下后,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动,不允许掉落。要求小车前行过程中完成的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能量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形式。小车要求采用三轮结构(1个转向轮,2个驱动轮)

3、,具体结构造型以及材料选用均由参赛者自主设计完成。要求满足:①III南湖学院课程设计小车上面要装载一件外形尺寸为¢60×20mm的实心圆柱型钢制质量块作为载荷,其质量应不小于400克;在小车行走过程中,载荷不允许掉落。②转向轮最大外径应不小于¢30mm。二.技术要求1、1个转向轮和2个驱动轮的设计2、转向轮控制机构的设计计算;3、轴的设计;4、轴承的选择;5、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6、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三.工作要求1.学生应当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设计,必须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严禁抄袭,一经发现成绩以不及格计,并给予批评教育各严肃处理.2.课程设计期间要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在此期间缺勤1/3以上

4、,成绩以不及格计.3.课程设计报告书一律打印在A4纸上,同时配上封面装订成册.III南湖学院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2.对课程设计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1、要求(1)说明书要认真、准确、条理清晰,参考文献要注明出处(2)按word排版,公式编辑器编辑公式(3)图纸按CAD作图,数据准确,图面整洁2、任务(1)转向轮控制机构的总装配图一张(2)主要零件图两张(3)设计说明书一份3.主要参考文献:l要求按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书写,例如:[1]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杨光,席伟光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5、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刘鸿文.材料力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甘永立.几何量公差与检测.第八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序号起迄日期工作内容112.09设计前准备工作(接受设计任务、收集资料、准备工具)212.12确定转向轮控制机构方案、1个转向轮和2个驱动轮的设计312.13轴的设计计算412.15轴承的选择512.16装配图设计及复核计算612.21零件工作图设计712.21整理设计说明书及课程设计体会和收获812.24上交机械课程设计成果指导教师谭湘夫日期:2012年12月24日III目录1前言-1-2设计任

6、务-1-2.1设计题目-1-2.1.1设计布置方案-1-2.1.2功能设计要求-2-2.2技术要求-3-3动力的获得及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3-3.1动力的获得-3-3.2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3-4齿轮的设计计算-4-4.1选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4-4.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4-4.2.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4-4.2.2计算-5-4.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6-4.3.1确定计算参数-7-4.3.2设计计算-8-4.4几何尺寸计算-8-5轴的设计计算-9-5.1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9-5.2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9-5.3轴的结构设计-9-5.3.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9-5.3.

7、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9-5.4求轴上的载荷-10-5.6精确校核轴的疲劳强度-10-5.6.1判断危险截面-10-5.6.2截面IV右侧-10-6轴承的选择及计算-11-6.1轴承的选择-11-6.2计算-13-6.2.1径向力-13-6.2.2派生力-13-6.2.3轴向力-13-6.3.4当量载荷-14-6.3.5轴承寿命的校核-14-7带轮的设计计算-14-7.1确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