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

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

ID:35621546

大小:26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03

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_第1页
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_第2页
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_第3页
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_第4页
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许文广—里水小学摘要:在当前的教育发展的形势下,理想的教育应该是“生本取向”的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体育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与提高。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具体是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综合因素进行小学体育分层教学。这样做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相应的发展平台,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以每个学生为本,解决个体差异,使学生更快、更

2、好的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运动技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增强,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身心愉悦,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结合我自己的一些实践,谈谈在分层教学中的一些见解。关键词:分层教学;生本教育;小学体育;研究;实践1.研究目的“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由课题研究带动的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自1999年作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始,后成为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体育技能差异较大,假如习惯性

3、地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进行教学,很难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这个矛盾。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为此,我进行了几种尝试性课堂教学改革探讨,认为采取分层次教学能取得突破性进展。2.理论依据2.1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

4、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具有丰富的现代内涵,它的实施需要贯彻四个方面的原则。因材施教对于教师、家长、学校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2.2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在体育课上我们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需求。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

5、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3.具体实践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适当地区别对待:(1)在制定体育课目的、任务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要求,积极引导,循序渐进。为了使学生有信心和兴趣积极参与锻炼,有时在安排某些项目练习时,不必一味地降低要求,可变换动作的某些技术特征,如练习时间、数量、强度、器械的高度、重量等。

6、(2)在教学分组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这样既不影响其他学生水平的提高与发挥,又能使部分弱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使每个同学都课有所练、练有所得。(3)在练习当中,教师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指导,多给予学生保护和帮助,多鼓励,激发练习热情,使其在学习中各尽所能,各有所得,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4)体育教学评价应做到区别对待。传统的考核评价只是评定学生最后成绩达到的程度,其弊端是没有体现个体差异,如果对弱势学生也用这种评价,会严重影响他们的锻炼积极性,也有失公平,显然是不

7、合理的。对于他们成绩的考核与评价,既要考虑学生的健康水平和实际能力,又要考虑他们能够达到教学的基础要求和进步幅度。4.研究对象与方法:4.1参与对象是里水小学3年级1-5班全体同学。其中1班:51人、2班50人、3班48人、4班50人、5班47人,共246人。4.2按同学们不同身体素质、体育成绩、兴趣爱好、体育课参与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分,每项满分是10分,共满分为40分:第一层次:身体素质好,体育成绩好,喜欢上体育课,体育课练习活动全程积极参与(评分在32—40分阶段)第二层次:身体素质良好,体

8、育成绩良好,对体育课有点兴趣,体育课练习活动基本参与(评分在24—31分阶段)第三层次:身体素质一般,体育成绩一般,对体育课没多大兴趣,体育课练习活动有时参与(评分在16—23分阶段)第四层次:身体素质较差,体育成绩较差,对体育课完全没兴趣,体育课练习活动较少参与(评分在0—15分阶段)经过对3年级5个班的同学经过观察记录,问卷调查后对数据进行了筛选、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数据:...表1:班级人数身体素质体育成绩体育兴趣体育课参与情况优良合格待加强优良合格待加强强较强中弱积极参与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