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基于DSP的HFC反向通道噪声频谱监测系统的设计

DSP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基于DSP的HFC反向通道噪声频谱监测系统的设计

ID:35625284

大小:486.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4-03

DSP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基于DSP的HFC反向通道噪声频谱监测系统的设计_第1页
DSP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基于DSP的HFC反向通道噪声频谱监测系统的设计_第2页
DSP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基于DSP的HFC反向通道噪声频谱监测系统的设计_第3页
DSP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基于DSP的HFC反向通道噪声频谱监测系统的设计_第4页
DSP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基于DSP的HFC反向通道噪声频谱监测系统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DSP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基于DSP的HFC反向通道噪声频谱监测系统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建筑大学信电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山东建筑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基于DSP的HFC反向通道噪声频谱监测系统设计课程:DSP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院(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15山东建筑大学信电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摘 要I1设计目的12设计原理13设计内容33.1信号调理电路33.1.1多路信号选择43.1.2电调衰减43.1.3两级放大43.1.4滤波53.2A/D采样电路53.3用FPGA实现FIFO和系统的逻辑控制63.4DSP存储系统的扩展83.4.1外扩FL

2、ASH83.4.2外扩SDRAM83.5DSP与ARM的数据通信模块93.6电源、时钟、复位等电路模块113.6.1电源模块113.6.2时钟模块124 软件设计13总结与致谢14参考文献15附录1615山东建筑大学信电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摘 要有线电视HFC双向传输系统,是随着CATV增值业务的需求,单向电视传输系统面临全面改造成双向网络的现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网络传输形式。随着HFC网络的大规模投资建设与改造升级,HFC网络的宽带数据业务成为了公众用户选择宽带接入的一个重点。但在HFC网络上承载通信业务,

3、首先要保障反向通道的传输质量,而影响传输质量的,主要是反向通道中的噪声汇聚和侵入干扰。本文主要针对HFC网反向通道中的噪声汇聚和侵入干扰,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和Ethernet的实时信号频谱监测系统。利用多路的高速数字采集系统对输入的RF信号实现高动态范围和低噪声的数字转换;利用DSP的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在多个域中分析随时间变化的RF信号;并通过ARM芯片构架的以太网通信系统对某个区域内的大数量和分散的HFC反向通道进行实时的信号频谱监测,及时发

4、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与基于瞬态开关的噪声抑制系统组成一套新颖的HFC反向通道噪声监测和抑制解决方案,实时监测HFC反向通道的噪声,并利用噪声抑制系统控制HFC上行的汇聚支路数,减少上行噪声的汇聚。关键词:HFC;反向通道;噪声汇聚;DSP;Ethernet;频谱监测;瞬态开关15山东建筑大学信电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1设计目的有线电视HFC双向传输系统,是随着CATV增值业务的需求,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网络传输形式。随着HFC网络的大规模投资建设与改造升级,HFC网络的宽带数据业务成为了公众用户选择宽带接入的一个重点

5、。但在HFC网络上承载通信业务,首先要保障反向通道的传输质量,而影响传输质量的,主要是反向通道中的噪声汇聚和侵入干扰。本设计主要针对HFC网反向通道中的噪声汇聚和侵入干扰,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DSP和Ethernet的实时信号频谱监测系统。利用多路的高速数字采集系统对输入的RF信号实现高动态范围和低噪声的数字转换;利用DSP的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在多个域中分析随时间变化的RF信号;并通过以太网通信系统对某个区域内的大数量和分散的HFC反向通道进行实时的信号频谱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2设计原理据系统的设计要求和

6、性能指标,系统由信号调理、高速A/D采样、DSP数据处理、ARM数据通信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如图1.2所示。首先,信号调理部分对来自多路开关的一路RF信号进行滤波、电调衰减、一级放大、二级放大(单端信号转差分信号)和抗混叠滤波,目的在于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数据的精度,保证A/D采样的动态范围;其次,选用高速ADC对输入的RF信号进行采样,A/D技术的进步可以实现高动态范围和低噪声转换,ADC对信号进行滤波、数字化,然后传送到DSP引擎上;其中,FPGA实现系统的逻辑控制,并利用其内部的RAM实现FIFO存储功能,构

7、架ADC与DSP的高速数据缓存;再次,DSP数据处理部分负责管理系统的触发、内存和分析功能,并且利用FFT变换提取信号特征,分析信号的频谱特性;最后,DSP处理完的数据,由ARM负责通过以太网传输到PC机上进行历史数据的保存和实时频谱的分析,并且通过PC机上的软件进行系统的远程控制。实时信号频谱监测系统由信号调理、A/D采样、FPGA控制、DSP数据处理和ARM数据通信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系统方框图如下所示:15山东建筑大学信电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系统方框图15山东建筑大学信电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3设计内容3.1信号

8、调理电路信号调理部分是整个监测系统的前端,介于被测信号和A/D转换之间,其主要是为后续的ADC提供足够幅度的被测信号(1VP-P),而引入的噪声和非线性又要足够低,以满足系统测量的要求。信号调理电路的技术要求如下:1输入带宽:5~65MHz;2最高输入电平:80dBμV;3最高输出电平:110dBμV(取ADC的参考电压为0.5V);4增益:30dB;5非线性失真:≤-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