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

ID:35628925

大小:773.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4-03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_第1页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_第2页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_第3页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_第4页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气工程系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题目: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班级:XXXX姓名:XXXX学号:XXXXX指导教师:XXXX设计时间:XX评语:X20电气工程系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目录11.设计原始资料11.1具体题目11.2完成内容12.分析课题设计内容12.1设计规程12.2保护配置22.2.1主保护配置22.2.2后备保护配置43.保护配合的整定43.1线路L1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43.1.1线路L1距离保护第Ⅰ段整定43.1.2线路L1距离保护第Ⅱ段整定43.1.3线路L1距离保护第Ⅲ段整定53.2线路L2距离保护的整定

2、与校验63.2.1线路L2距离保护第Ⅰ段整定63.2.2线路L2距离保护第Ⅱ段整定73.2.3线路L2距离保护第Ⅲ段整定83.3线路L3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83.3.1线路L3距离保护第Ⅰ段整定83.3.2线路L3距离保护第Ⅱ段整定93.3.3线路L3距离保护第Ⅲ段整定104.继电保护设备选择114.1互感器的选择114.1.1电流互感器的选择114.1.2电压互感器的选择134.2继电器的选择144.2.1按使用环境选型144.2.2按输入信号不同确定继电器种类144.2.3输入参量的选定144.2.4根据负载情况选择继电器触点的种类

3、和容量155.二次展开图的绘制155.1保护测量回路155.1.1绝对值比较原理的实现165.1.2相位比较原理的实现165.2保护跳闸回路175.2.1起动回路185.2.2测量回路185.2.3逻辑回路186.对距离保护的评价18参考文献2020电气工程系继电保护课程设计1设计原始资料1.1具体题目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115/kV,Ω、Ω、Ω,km、km,,,,线路阻抗0.4Ω/km,,,试对线路L1、L2、L3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1.2完成内容我们要完成的内容是实现对线路的距离保护。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

4、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工作的保护。2分析课题设计内容2.1设计规程在距离保护中应满足一下四个要求,即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这几个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必须根据具体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配置、配合、整定每个电力原件的继电保护。充分发挥和利用继电保护的科学性、工程技术性,使继电保护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发挥最大效能。20电气工程系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是对继电保护性能的最根本要求。所谓安全性,是要求继电保护在不需要它动作时可靠不

5、动作,即不发生误动作。所谓信赖性,是要求继电保护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可靠动作,即不发生拒绝动作。安全性和信赖性主要取决于保护装置本身的制造质量、保护回路的连接和运行维护的水平。一般而言,保护装置的组成原件质量越高、回路接线越简单,保护的工作就越可靠。同时,正确的调试、整定,良好的运行维护以及丰富的运行经验,对于提高保护的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继电保护的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在可能最小的区间内将故障从电力系统中断开,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它包含两种意思:其一是只应有装在故障元件上的保护装置动

6、作切除故障;其二是要力争相邻原件的保护装置对它起后备保护作用。继电保护的速动性是指尽可能快的切出故障,以减少设备及用户在大短路电流、低电压下运行的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动作迅速而又能满足选择性要求的保护装置,一般结构都比较复杂,价格比较昂贵,对大量的中、低压电力原件,不一定都采用高速动作的保护。对保护速动性要求的保护装置,一般结构都比较复杂,价格比较昂贵,对大量的中、低压电力原件的具体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继电保护的灵敏性,是指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能力。满足灵敏性要求的保护装

7、置应该是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部故障时,在系统任意的运行条件下,无论短路点的位置、短路的类型如何以及短路点是否有过渡电阻,当发生短路时都能敏锐感觉、正确反应。灵敏性通常用灵敏系数或灵敏度来衡量,增大灵敏度,增加了保护动作的信赖性,但有时与安全性相矛盾。对各类保护的的灵敏系数的要求都作了具体规定,一般要求灵敏系数在1.2~2之间。以上四个基本要求是评价和研究继电保护性能的基础,在它们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又要根据被保护原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使以上四个基本要求在所配置的保护中得到统一。继电保护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和运行的大部分工作也是围绕如

8、何处理好这四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的。相同原理的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不同位置安装时如何配置相应的继电保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被保护电力系统的运行效能,充分体现着继电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继电保护工程实践的技术性。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