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选调生考试真题

天津市选调生考试真题

ID:35632022

大小:78.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4-04

天津市选调生考试真题_第1页
天津市选调生考试真题_第2页
天津市选调生考试真题_第3页
天津市选调生考试真题_第4页
天津市选调生考试真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津市选调生考试真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http://v.huatu.com天津市选调生考试真题2014年天津市选调生考试招聘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考试大纲、海量免费备考资料下载:http://url.cn/JGw5kp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经济基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本大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于2004年9月3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主办国际性政党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A.交流、合作、发展B.地区安全与多边合作C.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D.和平、合作

2、、共同发展2.2004年2月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A.《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B.《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C.《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D.《粮食流通管理条例》3.我国处理与周边邻国关系的方针是()。A.睦邻友好,求同存异B.结成地区性军事集团C.彼此利益完全—致D.应该从本国利益出发4.“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和条件”,说明真理具有()。A.主观性B.客观性C.绝对性D.相对性5.规律的客观性是指()。A.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需要任何条件http://v.huatu.comB.人们在规

3、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D.人们只能做规律的奴隶,而不能成为规律的主人6.“时势造英雄”是()。A.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C.唯意志论的观点D.宿命论的观点7.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是()。A.革命对象和革命前途相同B.革命领导阶级和革命指导思想相同C.革命动力和革命前途相同D.革命对象和革命动力相同8.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胜利9.当前切实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是()。A

4、.建立法人治理结构B.加强政府宏观调控C.改变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方式D.明晰国有资产产权关系10.科教兴国战略形成的理论依据是()。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D.世界性科技革命对我国的影响11.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A.全体党员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12.市场经济是一种()。http://v.huatu.comA.基本经济剖度B.经济运行方式C基本组织形式D.生产经营方式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

5、A.民主集中制原则B.分工和协调原则C.为人民服务原则D.立法和执法原则14.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A.联邦制B.邦联制C.复合制D.单一制15.法律手段是实现行政职能的基本手段之一,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A.规范性B.普遍性C.广泛性D.灵活性16.行政决策与其它非行政决策相比,其特点是()。A.以国家权力为后盾B.决策水平较高C.只对行政部门发生作用D.没有强制性17.行政组织内部行使最高决策权的制度设计,可以分为委员制、混合制和()。A.集权制B.层级制C.首长制D.职能制18.转移性支出,是经过政府财政之手,将某部门、集团和个人的

6、部分收入转移到另一部门、集团和个人手中。这是一种()。A.政府内部的资金流动B.中央政府的经济行为C.政府的投资行为D.收入再分配的方式19.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其特征是()。A.强制性、公平性、合理性B.强制性、普遍性、合理性c.强制性、无偿性、公平性D.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20.商品的社会属性是()。http://v.huatu.comA.价值B使用价值C.价格D.交换价值2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是()。A.为人民服务B.爱国主义C.诚实守信D.团结互助2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重要价值取问是()。A.民族利益高于

7、个人利益B.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23.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是()。A.国务院副总理B.中央军委副主席C.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D.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24.导致公务员职务关系变更的法律事实是()。A.公务员死亡B.公务员晋升职务C.公务员被判刑罚D.公务员辞去公职25.对法律意识的正确表述是()。A.人们关于法制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B.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C.人类在认识法律现象方面的世界观D.人们关于法制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26.无效民事

8、行为是指已经成立,但因欠缺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以下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A.9岁的小学生将家中的数码相机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