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计量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计量研究[文献综述]

ID:356392

大小:6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7-27

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计量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计量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计量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计量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计量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计量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计量研究学院商学院专业会计学班级会计071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0.12.20一、前言部分随着工业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转变,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使得市场的控制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专有技术、创新能力、商标、品牌、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企业文化、计算机软件等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将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源泉。企业通过加大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力度及相关的创新活动,使得企业无形资产的比重日益提高,在一些高科技企业甚至超过了固定资产

2、的比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不断地创造和更新无形资产。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资产计量发生新变化,对自创无形资产价值计量提出新的挑战,探索自创无形资产的价值计量方法是会计计量方法发展的客观需要。无形资产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性、有用性、相关性。研究自创无形资产的计量有助于完善我国自创无形资产价值计量方法,客观正确地核算无形资产价值,真实反映企业经营利润,并且也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是:无形资产,指为用于商品

3、或劳务的生产或供给、出租给其他单位、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资产。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定义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自创无形资产确认的探讨》将自创无形资产定义如下:自创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以自行研究设计开发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它是可由企业所利用,直接或间接创造收益的资本,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陈卫程、武斌,2007)此次研究搜集了2001年到2010年的相关著作与期刊杂志上的

4、文献资料。代表性的有于玉林的《无形资产会计的历史演进与完善》;汤湘希的《无形资产会计研究》;李玉凤、谷强平的《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的方式与方法》;蔡吉祥的《无形资产学》(修订本)等。从所搜集到的文献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第二、无形资产计量;第三、从财务角度研究无形资产。二、主体部分早在1922年,佩顿在9《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广义无形资产的定义:“归属于某一企业但不具实物形态、存续期较长的任何有价值的补偿物、因素或要素”。1983年西德尼·戴维森(DavidsonS.)在其主编的《

5、HandbookofAccounting》一书中引用了于1927年出版的《会计学:它的原理与问题》中的一段话:“无形资产的含义是指专利权、版权、秘密制作法和配方、商誉、专营权以及其他类似的财产。”我国对无形资产理论的研究最早见于1926年杨汝梅先生的论文《无形资产论》。1985年,财政部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第一次将无形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中,而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以及报告开始系统全面的规范是自1992年会计改革之后。归纳无形资产会计自1992年至今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核算方法的形成阶段

6、(1992-2001)全面增加了无形资产核算,在核算上规定无形资产通过“无形资产”科目核算,在计量上规定了无形资产取得成本的确定方式。第二阶段是核算方法的补充完善阶段(2001-2006)在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对无形资产的定义、确认、计量等各方面都做了进一步详细的规定。其中在计量上对自行开发并依法取得的无形资产明确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的研究开发费用,应按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在无形资产摊销上,准则规定了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上限,并明确了预计

7、使用年限、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的概念,规定更为具体合理。第三阶段是无形资产会计国际趋同阶段(2006至今)2006年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核算的规定由简至繁,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逐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人的要求。无形资产核算范围有所扩大,并明确不包括商誉,对研究开发费用进行明确,研究费用依然是费用化处理,而开发费用符合条件的可以资本化。在非货币资产交换取得的无形资产成本计量上,与国际趋同,由成本计价变为公允价值计价。在无形资产摊销方面,增加了有关不确定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对于使用寿命有

8、限的无形资产,采用不同的摊销方式,在使用寿命内合理摊销。9在知识经济这个大环境下,针对无形资产的计量问题国内学者已有多篇规范性和实证性研究成果:(一)对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研究综述大量事实表明,21世纪无形资产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比重越来越大,无形资产收益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如何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如何对这种以知识形态存在的资产进行管理和控制是当前会计界迫切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