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tran_动力分析指南

nastran_动力分析指南

ID:35639651

大小:12.75 MB

页数:270页

时间:2019-04-04

nastran_动力分析指南_第1页
nastran_动力分析指南_第2页
nastran_动力分析指南_第3页
nastran_动力分析指南_第4页
nastran_动力分析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nastran_动力分析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动力学分析方法及NXNASTRAN基本使用介绍1.1有限元分析方法介绍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工程分析、科学研究以至人类社会带来急剧的革命性变化,数值模拟即为这一技术革命在工程分析、设计和科学研究中的具体表现。数值模拟技术通过汲取当今计算数学、力学、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硬件发展的最新成果,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不断扩充、更新和完善。近三十年来,计算机计算能力的飞速提高和数值计算技术的长足进步,诞生了商业化的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并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计算机辅助工程CAE(ComputerAidedEngineering)。这些商品

2、化的CAE软件具有越来越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和易用性,使得这一工具的使用者由学校或研究所的专业人员逐步扩展到企业的产品设计人员或分析人员,CAE在各个工业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不断普及并逐步向纵深发展,CAE工程仿真在工业设计中的作用变得日益重要。许多行业中已经将CAE分析方法和计算要求设置在产品研发流程中,作为产品上市前必不可少的环节。CAE仿真在产品开发、研制与设计及科学研究中已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CAE仿真可有效缩短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周期;虚拟样机的引入减少了实物样机的试验次数;大幅度地降低产品研发成本;在精确的分析结果指导下制造出高质量的产

3、品;能够快速的对设计变更作出反应;能充分的和CAD模型相结合并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分析;能够精确的预测出产品的性能;增加产品和工程的可靠性;采用优化设计,降低材料的消耗或成本;在产品制造或工程施工前预先发现潜在的问题;模拟各种试验方案,减少试验时间和经费;进行机械事故分析,查找事故原因;等等当前流行的商业化CAE软件有很多种,国际上早20世纪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发具有强大功能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在1965年委托美国计算科学公司和贝尔航空系统公司开发的NAST

4、RAN有限元分析系统。该系统发展至今已有几十个版本,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有限元分析系统。从那时到现在,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也发展了一批专用或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除了Nastran以外,主要有德国的ASKA、英国的PAFEC、法国的SYSTUS、美国的ABAQUS、ADINA、ANSYS、BERSAFE、BOSOR、COSMOS、ELAS、MARC和STARDYNE等公司的产品。虽然软件种类繁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求解方法都是有限单元法,也简称为有限元法(FiniteElementMethod)。1.1.1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

5、路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结为:将连续系统分割成有限个分区或单元,对每个单元提...出一个近似解,再将所有单元按标准方法加以组合,从而形成原有系统的一个数值近似系统,也就是形成相应的数值模型。下面用在自重作用下的等截面直杆来说明有限元法的思路。等截面直杆在自重作用下的材料力学解答:图1-1受自重作用的等截面直杆图1-2离散后的直杆受自重作用的等截面直杆如图1-3所示,杆的长度为L,截面积为A,弹性模量为E,单位长度的重量为q,杆的内力为N。试求:杆的位移分布,杆的应变和应力。N(x)q(Lx)N(x)dxq(Lx)dxdL(x)EAE

6、A2xN(x)dxqxu(x)0(Lx)EAEA2(1-1)duq(Lx)xdxEAqE(Lx)xxA等截面直杆在自重作用下的有限元法解答:1)连续系统离散化如图1-4所示,将直杆划分成n个有限段,有限段之间通过公共点相连接。在有限元法中,我们将两段之间的公共连接点称为节点,将每个有限段称为单元。节点和单元组成的离散模型就称为对应于连续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中的第i个单元,其长度为Li,包含第i,i+1个节点。2)用单元节点位移表示单元内部位移第i个单元中的位移用所包含的节点位移来表示,...uui1iu

7、(x)u(xx)iiLi(1-2)ux其中i为第i节点的位移,i为第i节点的坐标。第i个单元的应变为i,应力为i,N内力为i:duui1uiidxLi(1-3)E(uu)i1iEiiLi(1-4)EA(uu)i1iNAiiLi(1-5)3)把外载荷归集到节点上q(LL)ii1把第i单元和第i+1单元重量的一半2,归集到第i+1节点上。图1-3集中单元重量4)建立节点的力平衡方程对于第i+1节点,由力的平衡方程可得:q(LL)ii1NNii12(1-6)...LiiL令i1,并将(1-

8、8)代入得:q12u(1)uu(1)Liii1ii2i2EAi(1-7)u0根据约束条件,1。对于第n+1个节点,qLnN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