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倒流河治理的议案

关于加快倒流河治理的议案

ID:35645777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06

关于加快倒流河治理的议案_第1页
关于加快倒流河治理的议案_第2页
关于加快倒流河治理的议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加快倒流河治理的议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加快倒流河治理的议案XX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总面积1885平方公里,大部分为平原地区,东南部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岭,全县总人口142万。XX县紧靠徐州市,素有“徐州西大门”之称,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县区。县区内龙海、徐阜铁路纵横穿过,连霍、京台高速在境内交汇,310、311两条国道和三条省道及星罗密布的县乡道路形成了密集的交通网络,把XX县与周边地区紧密相连。在XX县东南的皇藏山区,有一条闸河最大的支流——“倒流河”,贯穿皇藏山区南北。倒流河发源于淮北市濉溪县境内的南横山,往北流经XX县所辖的庄里乡和白土镇两个乡镇,于白土镇张村境内汇入闸河。总流域面积14

2、0平方公里,河长约28.7公里,其中濉溪县境内长约3公里,XX县境内长约25.7公里,是皇藏山区人民的母亲河。由于倒流河地处皇藏山区,被两边的山脉夹在中间,依山顺势而下,是整个皇藏山区洪水泄流的唯一通道。而庄里乡和白土镇两个乡镇有着近156平方公里的面积,所辖的15个行政村、75个自然村的总人口为6.063万人,所有的村庄和6.285万亩的耕地以及9万多亩的山林坡地,全分布在沿河两岸的狭长山套中。倒流河兼顾的抗旱蓄水和防涝泄洪两大功能,已于当地人民的生存密不可分。倒流河从古至今已历经数千年,从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沿河两岸繁衍生息,到隋唐时期的XX窑毁于洪灾,证明了倒流河的福祸相兮,直到新中国成立

3、后的60年代,深受洪患的当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大兴水利,扩河道、修函闸,沿河修建了高庄大闸、费村大闸、团结闸、陈庄闸和冯楼闸等,至今均已有50多年。由于倒流河处于三面环山和南北落差较大的特定环境,每年都要经历夹带大量泥沙的山洪冲刷,造成河道淤积堵塞,过流断面严重不足,上游河段中因泥沙长期沉积,把宽达40多米的河道分割成2道,并出现植物丛生现象,特别是团结闸至花甲寺桥3.6公里的河段,宽不足15米,没有上游代村的排洪沟宽,阻水严重,不能满足排洪需求。加之沿河的桥、闸日久失修、超期服役,遇到小、中洪水极易造成大范围的洪涝灾害。2018年8月18日,受台风“温比亚”的影响,倒流河白土镇段发生了特大

4、洪涝灾害,致使整个花甲寺行政村被洪水淹没,费村、白土村和张村等多个村庄漫水1米多深,特大洪水还造成交通中断,为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的输送带来了困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据庄里乡和白土镇两个乡镇对“8.18”特大洪涝灾害灾情统计,受灾人口共计达3.2089万人,受灾面积达3629公顷,其中有2.58万亩的农田绝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1亿元,这对受灾的群众来说无比是个天文数字。因此实施倒流河治理工程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为此建议:1、省委、省政府加快对倒流河团结闸至花甲寺桥3.6公里河段进行清淤拓宽;2、加快对倒流河沿线桥、闸的修复重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