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ID:35647681

大小:913.0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4-06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目录III1井田概况及建设条件11.1井田概况11.2矿井建设的资源条件22井田开拓92.1井田境界及可采储量92.2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02.3井田开拓112.4井筒、井底车场及硐室142.5主要运输方式及设备153采煤方法173.1设计采区概况173.2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193.3采煤方法及工艺设计203.4巷道掘进234通风与安全254.1矿井通风254.2矿井灾害防治简述315矿井主要设备选择365.1提升运输设备365.2通风设备375.3排水设备385.4压气设备396供电及通讯416.1供电电源416.2电力负荷4

2、16.3供电方案41446.4变压器选择416.5通讯与信号417经济分析及评价437.1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437.2技术经济指标44441井田概况及建设条件1.1井田概况1.1.1井田位置及交通雨谷东矿井属于贵州盘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辖。位于贵州省盘县南部,响水镇、大山镇及忠义乡境内,南昆铁路威(舍)~红(果)段从井田西部沿响水河东岸穿过,并在小雨谷设有车站。盘(县)~兴(义)公路由井田东部的大山镇经过,大山镇至盘县59km。另外井田西部的响水至威箐、水塘、盘县有公路相通,全长60km,雨谷东矿井至大山镇有简易公路相通,全程14km

3、。井田交通位置见图1.1.1。图1.1.1交通位置1.1.2地形地貌本井田地貌属构造—剥蚀地貌,发育单面山。含煤地层与其上覆飞仙关组、下伏峨眉山玄武岩组构成宽缓的单斜谷,其走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单斜谷前、后两坡冲沟均较发育。局部地段发育滑坡、崩塌及剥落等坡地重力地貌;地形平缓开阔地带属溶蚀构造为主的岩溶地貌,常见溶蚀洼地、漏斗、溶洞及落水洞等岩溶形态。整个井田地貌形态为中部高两翼低的展布形态。最高点为井田东部的大山丫,标高+2153.76m,最低点位于西部响水河河谷,标高+1355m,相对高差为798.74m。1.1.3气象44井田内气候温和

4、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属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36.7℃,极端最低气温-7.9℃;年平均降雨量1382.9mm,最大2105.5mm,最小791.5mm,降雨多集中在5~10月份,约占全年的87.8%。风向以东北风为主,也常见西南风,历年最大风速24m/s;最大风力≥8级。最大风速和最大风力多为西南风,一般出现在每年的春季和夏季。雪凌11月至竖年4月间,冻结期12月至竖年2月,雪凌线在+1700m以上。1.1.4地表水本井田河流属珠江水系,南盘江上游支流,为山区雨源型河流,流量随季节变化大,雨季

5、山洪飞瀑,河水暴涨暴落,枯季流量深微。井田内主要河流有响水河、铁厂河、鲁楚河、雨谷小河等。响水河为井田内最大河流,枯季流量1.47m3/s,丰水期流量200~250m3/s。矿区主要主要有响水河、雨谷河、鲁楚河、黄家溪,均流经煤系地层。1.1.5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矿井抗震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烈度为Ⅵ度。1.2矿井建设的资源条件1.2.1区域地质1.地层区域地层,自下而上赋存有:泥盆系(D)、石炭系(C)、二叠系(P)、三叠系(T)、下第三系(E)和第四系(Q)地层。2.构造盘江矿区

6、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六盘水断陷、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黔西南涡轮构造带上的盘南背斜与下甘河断裂之间,属盘南背斜南东翼西端。区域构造特征表明,井田内构造面貌主要与燕山运动有关。在燕山运动过程中,出现南北向的正反两次直扭构造运动的复合叠加,后期顺时针直扭运动可能为燕山运动中、晚期产物。所以盘南背斜是在先期反时针直扭运动形成的北东向构造行迹的背景上又叠加了顺时针直扭运动。盘南背斜属不对称的复式背斜,轴向N60°E,呈一反“S”型褶曲。因此,使盘南背斜南部西端形成一系列向南西收敛的向、背斜褶皱和扭性断裂组成的一个小型压扭性帚状构造,称忠义压扭性帚状构造和马依张

7、扭性帚状构造。忠义压扭性帚状构造向南端雨谷收敛,向北端马依撒开,其旋涡中心在保田向斜的中心部位。3.主要矿产雨谷矿区主要矿产以煤矿为主。1.2.2矿区地质1.地层雨谷勘探区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龙潭组(P2l),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永宁镇组(T1yn)和第四系(Q)等地层,含煤地层为龙潭组。442.构造井田位于盘南背斜南东翼西端。地层走向自西向东为N30°E~NE~N80°E~N60°E,倾向南,基本为一单斜构造。西部收敛、东部撒开、向北凸出的弧形。构造行迹以断裂为主,发育

8、NNE和NWW向两组断裂,断层发育。井田内次级褶曲不甚明显,规模很小。井田内共发现断层3条,落差在50~100m之间。分别为:F11、F11-4、F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