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公众人物人格权保护的限制

本科毕业论文--公众人物人格权保护的限制

ID:35648090

大小:126.36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4-06

本科毕业论文--公众人物人格权保护的限制_第1页
本科毕业论文--公众人物人格权保护的限制_第2页
本科毕业论文--公众人物人格权保护的限制_第3页
本科毕业论文--公众人物人格权保护的限制_第4页
本科毕业论文--公众人物人格权保护的限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论文--公众人物人格权保护的限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论文(设计)题目:公众人物人格权保护的限制学院:法学院专业:法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2008年6月23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特此声明。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目录摘要ⅡABSTRACTⅢ引言1一、公众人物及其人格权的特殊性2(一)公众人物的界定和分类21.公众人物的界定22.公众人物的分类3(二)

2、公众人物人格权的特殊性41.权利冲突的剧烈性42.与公共利益的相关性5二、限制公众人物人格权的法理依据6(一)现有理论及评析61.公共利益理论62.公众合理兴趣理论63.事业相关性理论74.利益均衡理论75.权利义务对等理论8(二)结论9三、限制公众人物人格权的范围及原则10(一)限制的范围101.隐私权102.名誉权103.肖像权114.姓名权11(二)限制的原则111.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原则112.公共利益原则123.分层次限制原则124.失职恶意原则12结论13参考文献14致谢15附录16摘要公

3、众人物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众所周知并且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人物。公众人物人格权的特殊性表现在权利冲突的剧烈性和与公共利益的相关性两个方面。限制公众人物人格权的法理在于维护公共利益。这是由权利的相互性和法律的局限性决定的。然而,权利之间是平等的,都需要法律的保护。对公众人物人格权进行限制的对象仅限于关涉到公共利益的那部分人格权,包括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本文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限制公众人物人格权的具体原则: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原则、分层次限制原则、公共利益原则及实质恶意原则。

4、关键词:公众人物人格权限制范围适用原则AbstractPublicfiguresisthatinacertainperiodoftime,certainlyintheregion,asweallknowandthepublicinterestandiscloselyrelatedtothefigures.Personalityofpublicfiguresintheperformanceofthespecialnatureoftherightsofthefierceconflictwithpubli

5、cinterestsandtherelevanceofthetwoareas.Restrictionsonpublicfiguresoftherighttolegalpersonalityisinthepublicinterest.Thisisfromthemutualrightsandlegallimitationsofthedecision.However,betweentherightsareequal,areinneedoflegalprotection.Personalityofpubli

6、cfigurestolimittherighttotheobjectofpublicinterestconcerningalimitedtothatpartofmoralrights,includingprivacy,reputationrightandportraitrightname.ThispaperlearnfromforeignexperiencecombinedwithChina'snationalconditionsandrestrictionsonpublicfiguresbythe

7、personalityofthespecificprinciples:theprincipleoftheinviolabilityofhumandignity,thelevelofrestrictionsonprinciple,theprincipleofpublicinterestandtheprincipleofrealmalice.Keywords:Publicfigures;Humandignityrights;Restrictions;Range;Applicableprinciples引

8、言——问题的提出公众人物这一概念自1967年确立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争论。争论的原因不在于它与原有的民法理论格格不入,而在于对公众人物这一特殊群体人格权的法律维护未能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我国而言,世纪之交的三起颇具影响力的涉及公众人物人格权的案件。[1]1999年,杨殿庆侵犯他人名誉权案。2001年臧天朔诉北京网蛙数字音乐有限公司等侵犯其肖像权、名誉权、人格权纠纷案。2002年范志毅诉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侵犯其名誉权案。其颇具影响力,是因为杨案有封杀民众自由评论政府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