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压电换能器设计与能量获取特性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压电换能器设计与能量获取特性研究

ID:35649366

大小:32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4-06

毕业设计(论文)--压电换能器设计与能量获取特性研究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压电换能器设计与能量获取特性研究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压电换能器设计与能量获取特性研究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压电换能器设计与能量获取特性研究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压电换能器设计与能量获取特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压电换能器设计与能量获取特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江苏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压电换能器设计与能量获取特性研究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二零一零年六月14江苏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第一部分:内容简介在人们生活环境中,存在许多低频率的外界振动,如:车子与船舶行进时的振动,人类行走时产生的晃等,而压电材料具有机电能量转换的特性,因此可将振动能转换成电能,以达到能源回收再利用的目的。本论文针对单层压电悬臂梁在其自由端放置质量块的情况下进行低频振动的能量获取特性研究。首先依据低频环境振动的特点,建立了以末端固定质量块的压电悬臂梁结构作为换能元件的振动

2、能量采集装置的模型;然后,在对压电材料的特性、电流等效电路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能量采集装置谐振频率、输出电压及输出电功率的计算模型公式;进一步,结合现有的台湾成功大学的试验结果,对比了基于本人导出模型给出的理论结果和试验结果,二者相差不大表明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最后,给出了压电悬臂梁能量获取特性随几何尺寸和频率的变化规律。第二部分:设计思想图1压电悬臂梁的结构示意图图1给出的模型为压电悬臂梁两层结构,以PZT为压电薄膜材料,以不锈钢为压电悬臂梁型的结构。通常微加工技术,在绝缘体上不锈钢存底上制备较厚的压电薄膜,不锈钢层作为主要弹性层。为了降低谐振频率,在自由端固定以质量

3、块,使之在环境振动频率下能够给实现共振,从而满足最大电能输出[15]14江苏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工作时,质量块和压电悬臂梁一起振动,上下两个表面所受到应力相异,即上表面受到压应力,则下表面受到拉应力,反之亦然,因此上下电极所产生的电荷极性也相反。依据正压电效应,压电层表面将产生电荷,从而在上下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利用转换电路可将该电能输入到储能元件中,或直接作为微功耗负载的供电电源[16,17]。第三部分:计算方法压电悬臂梁的工作原理是:在压电层的上下电极之间施加交变电压,由于逆压电效应,在压电层上将产生相应的变形从而带动微悬臂梁振动。同时,由于正压电效应,微

4、悬臂梁的振动在压电层上将产生电荷的积聚,其总电荷[18]为Q=Q1+Q2+Q3+QP,其中Q1,Q2,Q3分别为压电层的空间3个方向上发生应变而产生的压电电荷;QP为由于激励电压的作用,在压电层的等效电容上聚集的电荷。在压电层发生应变产生的压电电荷中,由于微悬臂梁的振动(沿水平方向)引起的压电膜在水平上应变(拉伸和收缩)而产生的压电电荷远大于其他方向压电产生的电压,因此可以忽略由其他两个方向应变产生的压电电荷。总电荷量为:Q=Q1+QP其中,Q1=d31EPS1A.式中,A为压电膜的面积:S1为压电层在水平方向上的应变:EP为压电层材料的弹性模量:d31为压电层的压电常数。图2

5、电压层等效电流源对Q(t)的式子求导可得电流I(t)的表达式:I(t)=dQ(t)/d(t)=αu’(t)-PVP’(t)··································(3-1)Cp=εs33bl/h1,···············································(3-2)α=e31(h1+h2)b/l··············14江苏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3-3)式中:Vp压电层的开路电压,假设内部电流源独立于外部阻抗,则αVp忽略不计;u(t)为

6、梁自由端的纵向位移,αu’(t)即为电流源;e31电层的压电常数;h1和h2分别为压电层和中间层的厚度;b和l分别为梁的宽度和长度;εs33为介电常数。压电薄膜的上下两表面分别沉积了金属电极,中间的PZT材料为绝缘体,这样就构成一个电容器,等效电容为Cp当只考虑正压电效应时,压电薄膜可以等效为图中的电流源。(1)输出电压输出功率的推导基于振动的压电悬臂梁以不规则的随机突发的形式提供能量。这种间歇性的充电装置必须等到在一个专门设计的过度电容中积累了足够的能量之后,才能再把这些能量传给储能装置,或者电源调整器。压电元件的振动将产生交流电压,而对于微型负载来说需要常常是一个稳定的直流

7、电压,因此需要采用整流电路进行交、直流转换,最终可以求出压电振动产生的电压功率值。如图3所示为常用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19,20]。在实际应用中,在将交流转换为直流后可以进一步作DC/DC转换,以达到电阻抗匹配或供电压管理[21.22]要求。图3AC-DC转换电路在镇流电路部分,四个整流二极管接成电桥的形式,两两轮流导通。经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为ID=0.45Vp/R;由于电抗元件在电路中有储能作用,当并联的电容器C在电源共给的电压升高时,能把部分能量存储起来,而当电源电压降低时就把能量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