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CW01-4-无线传播模型

中国移动通信--CW01-4-无线传播模型

ID:35649657

大小:1.49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4-06

中国移动通信--CW01-4-无线传播模型_第1页
中国移动通信--CW01-4-无线传播模型_第2页
中国移动通信--CW01-4-无线传播模型_第3页
中国移动通信--CW01-4-无线传播模型_第4页
中国移动通信--CW01-4-无线传播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通信--CW01-4-无线传播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线传播模型日期:2011-0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课程总览第2页课程编号课件包CW01WLAN通信技术基础CW02无线局域网标准CW03无线局域网网络设备CW04WLAN无线网规划与设计CW05WLAN核心网规划与设计CW06WLAN网络施工工艺CW07WLAN配置与调试CW08WLAN测试与验收CW09WLAN网络优化与维护CW10WLAN终端与配置课件编号课件名称CW01-1无线局域网概述CW01-2无线通信基础知识CW01-3无线传播理论CW01-4无线传播模型CW01-5WLAN网络结

2、构CW01-6WLAN关键技术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此课程,您应该能够:了解常见的统计性传播模型了解常见的确定性传播模型第3页目录概述统计性传播模型确定性传播模型总结概述传播模型的定义:传播模型表征的是在某种特定环境或传播路径下电波的传播损耗情况,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传播路径上障碍物阴影效应带来的慢衰落影响。研究传播模型的必要性传播模型是网络规划的基础,决定了网络规划的准确性;传播模型描述了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路径损耗,影响覆盖范围和区域的SNR。概述传播模型的研究方法:直接应用电磁理论计算的确定性模型;基于大量测量数据的统计模型,又称为经验模

3、型。传播模型的分类统计性(经验)模型确定性模型目录概述统计性传播模型确定性传播模型总结室外宏基站传播模型(1)Okumura(奥村)/Hata模型Lp=69.55+26.16logf-13.82loghb+(44.9-65.5loghb)logd-a(hm)其中:hb:基站天线高度(m);hm:移动台天线高度(m);d:通信距离(km);f:频率(MHz)。对中等城市或大城市:a(hm)=(1.1logf-0.7)hm-(1.56logf-0.8)对于郊区:Lps=Lp-2[log(f/28)]2-5.4对于开阔地:Lpo=Lp-4

4、.78[log(f)]2+18.33logf-40.94室外宏基站传播模型(2)COST231-Hata模型Lp=46.3+33.9logf-13.82loghb+(44.9-65.5loghb)logd+Cm其中:hb:基站天线高度(m);hm:移动台天线高度(m);d:通信距离(km);f:频率(MHz)。对中小城市:a(hm)=(1.1logf-0.7)hm-(1.56logf-0.8)Cm=0dB对于大城市:a(hm)=3.2log(11.75hb)^2–4.97Cm=3dB室外微蜂窝传播模型(1)Walfish-Ikeg

5、ami模型L50=Lf+Lrts+Lms+Lt当Lrts+Lms>0时L50=Lf当Lrts+Lms≤0时其中:Lf:自由空间损耗;Lrts:屋脊到街道的绕射与散射损耗;Lms:多次屏蔽损耗;Lt:树木、树叶引入的附加损耗。室外微蜂窝传播模型(2)Lee模型L=LLOS(d,ht)+LB其中:d:T-R天线间距离;ht:天线有效高度;LLOS:视距传播损耗;LB:街区引入的损耗。室内统计模型(1)衰减因子模型PL(d)=PL(do)+10nlog(d/do)+FAF其中:d:T-R天线间距离;do:参考距离;PL(do):参考距离处的

6、路径损耗;n:衰减因子,与传播环境有关;FAF:附加衰减因子,指由于楼板、隔板、墙壁等引起的附加损耗。室内统计模型(2)ITU-RP.1238室内传播模型PLLOS=20log(f)+20log(d)-28+XσPLNLOS=20log(f)+Nlog(d)+Lf-28+Xσ其中:f:频率,单位MHz;d:T-R天线间距离(m);Lf:楼层穿透损耗系数;Xσ:慢衰落余量;N:路径损耗系数。室内统计模型(3)Keenan-Motley传播模型PL=PL(do)+10Nlog(d/do)+K×F(k)+P×W(p)其中:do:参考距离(m

7、);d:T-R天线间距离(km);K:楼层损耗参考值;F:楼层数目;N:室内路径损耗系数;P:墙壁损耗参考值;W:墙壁数目室内统计模型(4)ITU-R.M.2135(InH)传播模型ITU-R.M.2135(InH)主要用于室内热点传播模型,分为视距和非视距,并视距比例建模成一定的概率函数,慢衰落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具体建模如下表:目录概述统计性传播模型确定性传播模型总结确定型模型(1)射线跟踪方法原理:室内大多数物体尺寸与波长相比要大得多,电磁波可视为局部平面波,其传播可以用几何光学来近似;优点:可以精确预测接收点场强;缺点:射线跟踪

8、算法必须要使用矢量地图;费时费内存的,并且其计算量随着场景复杂度的增加而呈现指数增加。确定型模型(2)FDTD方法原理:FDTD方法就是将麦克斯韦随时间而定的方程转化为关于场特定位置的方程;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的差分格式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