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桥式起重机过程检验记录表

通用桥式起重机过程检验记录表

ID:35651085

大小:31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4-06

通用桥式起重机过程检验记录表_第1页
通用桥式起重机过程检验记录表_第2页
通用桥式起重机过程检验记录表_第3页
通用桥式起重机过程检验记录表_第4页
通用桥式起重机过程检验记录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用桥式起重机过程检验记录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通用桥式起重机过程检验记录文件编号:ZC/SC7.5-04/1产品编号:起重量:跨度:操纵形式:编制:陈连忠审核:周冬明苏州中超起重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年月日苏州中超起重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端梁过程检验记录编号:ZC/SC7.5-04/3表号:1型号规格编号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自检专检判定1左端梁角焊缝不得有可见的裂纹、气孔、固体夹杂,未熔合和未焊透等缺陷,焊脚高度符合图纸要求。2右端梁角焊缝3左端梁弯板处焊缝4右端梁弯板处焊缝5弯板90º偏差(对角尺的间隙)≤1.56腹板垂直偏差值H/200H=7端梁扭曲(以弯板

2、水平南为基准)≤28腹板波浪距上盖板≤H/30.7δ距上盖板>H/31.2δ9同一端两块弯板的相对位置差≤1.510弯板水平对端梁上表面的平行差≤211对角线差(以弯板垂直面外侧为基准)≤312拱度(W基距)0~W/150013旁弯度内旁弯5t、10tW/800~W/70016/3.2t、20/5tW/900~W/80032/5t、50/10tW/1000~W/90014车轮基距偏差,ee≤3m时,Δe=±4mme>3m时,Δe=±1.25emm15弯板孔距偏差(以工艺规定的尺寸为准)±216方箱内部焊缝无

3、可见的裂纹、气孔、固体夹杂,未熔合和未焊透等缺陷,焊脚高度符合图纸要求。17钢材表面除锈处理GB/T8923中的sa2.5级,其余st2级操作者:检验员:苏州中超起重机械工程有限公司隐蔽件制造过程检验记录编号:ZC/SC7.5-04/7表号:2型号规格编号部件名称图号检验状态三面成型数量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判定备注1内部筋板制作质量符合图纸要求2内部筋板安装质量符合图纸要求3内部筋板规格和数量符合图纸要求4内部筋板相互间距符合图纸要求5内部筋板和对接焊缝相互间距符合GB3811要求6内部焊接质量清除药渣

4、、焊缝位置、长度、焊脚高度符合图纸要求操作者:检验员:苏州中超起重机械工程有限公司主梁过程检验记录编号:ZC/SC7.5-04/2表号:3型号规格编号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自检专检判定1主梁上、下盖板,主梁腹板对接焊缝受拉区的翼缘板/腹板的对接焊缝进行无损探伤,射线检测不低于GB/T3323中规定的透照等级AB质量等级Ⅱ,超声波检测时应不低于JB/T10559中规定的Ⅰ级。2左、右主梁角焊缝无可见的裂纹、气孔、固体夹杂,未熔合和未焊透等缺陷,焊脚高度符合图纸要求。3主梁腹板局部平面度左主梁在上翼缘板距离H/3

5、区域内≤0.7δ,其余域内≤1.2δ。右主梁4上翼缘板水平偏斜度于长筋板处≤B/200B=5腹板垂直偏斜度≤H/200H=6上拱度F=S/10005t、10tS/700(≥16.5mS/600)+0.3F16/3.2t、20/5tS/700(≥25.5mS/650)+0.3F32/5t、50/10tS/800(≥25.5mS/650)+0.3F7同一截面中两根主梁的拱度差≤38一根主梁两端拱度不对称误差≤39主梁旁弯度S/1300~S/180010上、下盖板和腹板的焊缝接头间距≥20011钢材表面除锈处理G

6、B/T8923中的sa2.5级,其余st2级操作者:检验员:苏州中超起重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桥架过程检验记录编号:ZC/SC7.5-04/1表号:4型号规格编号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自检专检判定1主梁跨中上拱度F=(0.9/1000~1.4/1000)S;最大上拱度在跨中S/10范围内。2主梁腹板局部平面度左主梁右主梁离上翼缘板距离H/3以内的区域≤0.7δ,其余域内≤1.2δ。3小车轨距极限偏差跨端±2跨中S≤19.5m+(1~5)mm;S>19.5m+(1~7)mm。偏轨箱形梁和珩架梁≤±3mm。4小车轨道一

7、般宜用整根钢轨(将接头焊为一体)1.接头处钢轨顶部垂直错位值HF≤1mm水平错位值HS≤1mm错位处以1:50斜度磨平。2.钢轨顶部水平面内直线度b在任意2m测量范围内应不大于1mm。3.轨道上任一点,轨道中心相对于梁腹板中心的位置偏移量K≤0.5tmm。4.两端最短一段小车轨道长度不小于1.5mm5.轨道底面与承轨翼缘横隔板处接触良好5小车轨道上任意一点与相对应两轨道测点之间高度差S≤2m时,E=4.2mmS>2m时,E=2.0smm,宜E≤8mm6小车轨道上任意一点与车轮接触高度差轨距S≤2m时,Δh=

8、2mm轨距S>2m时,Δh=1.0smm宜Δh≤4mm7主梁上翼缘板水平偏斜值(长筋板处测量)≤B/200B=8主梁水平弯曲≤S1/20009主梁腹板垂直偏差≤H/200H=10端梁腹板垂直偏斜H/200H=11桥架对角线差≤512跨度偏差±513主动侧与被动侧跨度差514左、右主梁与端梁联接焊缝外观检查按《检验规程》15小车轨道侧向直线度S≤10m、b≤6m(S为轨道全长)或S>10m、b≤6+0.2(s-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