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

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

ID:35656703

大小:85.06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4-06

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_第1页
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_第2页
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_第3页
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_第4页
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第一章论题被经济史学所忽视的两个关键问题:1、建立有关经济结构的理论;2、解释这种结构的稳定与变迁。新古典理论:用总产出与人均产出来衡量经济实绩。追求最大化前提:普遍稀缺性,基于偏好的选择,机会成本。资本存量=F(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知识)新古典理论的5大假设及诺斯的讨论:1、假定这样一种激励结构,它使得个人在边际上完全能获得投资的社会受益,即私人与社会受益相等。——要使这个假定成立的产权被充分地界定且交易费用为0,这样的条件从未有过。2、假定由于能使增加自然资源存量的成本不变,因此新知识

2、的获得与运用不存在受益递减。——仅仅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才使得克服受益递减成为现实。3、假定储蓄存在着正收益。——储蓄正收益取决于产权结构,产权的保障是储蓄率与资本形成率的一个决定性因素。4、假定抚养儿童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历史上马尔萨斯拐点的循环证明要达到这样的条件是不可能的。5、假定人们的选择与其期望的结果是一致的。——非预期的后果新古典理论排斥市场之外的任何组织和制度,认为通过客观市场相对价格的变化和调节可以从变化不均衡达到新的均衡点。新古典理论无法解决搭便车问题。新古典经济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按自我

3、利益行事,也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讨厌选举。它可以解释,作为搭便车问题的结果,当个人得利微不足道时人们为什么不愿意参加集体行动。然而,它不能有效地解释问题的另一面,即对自我利益的计较并不构成动机因素的那些行为。(即利他行为)——所以诺斯认为有必要需要一个意识形态理论来解释第二章 经济结构导论关于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压力,一个论战:人口扩张的型式是否与马尔萨斯理论相符?1、埃斯特·博斯鲁普把马尔萨斯的观点颠倒了过来,他认为人口的增长促进技术变化,导致资源存量的扩张;2、来自现代对原始部落的研究,似乎表明人口能够自动平衡。(如丢弃儿童

4、)资源变化对人口的反馈:通过饥荒、疾病等来提高死亡率。但是关于人口与资源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P15本书观点:1、历史上存在着两个重要的人口与资源比例的转折点,可称之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经济革命。2、在两次革命之间,存在着马尔萨斯的人口压力,克服这种压力,有时通过生理和社会的相应调整来实现,有时则通过能改变资源技术的经济制度效率的改进来实现。人类的创造力使得人区别于动物,似乎发明和创新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但什么因素决定了历史上发明的速率和方向。1、通观历史,在发明与创新中几乎总是存在着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巨大差异。这是对知识及其在

5、经济活动中运用的产权界定问题之一。2、技术发展是相互影响的,技术发展史建立在前人知识的积累上的,这些知识决定了发明活动的方向。3、除非基础知识存量扩张,不然新技术的发展最终会陷入收益递减的境地。政治和经济组织的结构决定着一个经济的实绩及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增长速率。人类发展中的合作与竞争形式以及组织人类活动的规则的执行体制是经济史的核心。理解制度结构的两个基石是国家理论和产权理论。因为是国家界定产权结构,因而国家理论是根本性的。最终是国家要对造成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解释人类力图降低交易费用和组织交换的经济

6、组织形式,产权理论是必要的。实际上,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但是这种交换的规则的执行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存在很大的考核费用,监督费用。因此这里无法解决破坏规则已谋取最大利益的问题。遵从规则的成本是如此之高,以致在对个人的最大化行为缺乏某种制约的情况下,任何规则的执行都将使政治或经济制度无法存在。因此,需花费大量的投资去使人们相信这些制度的合法性。因此,意识形态理论在这里就显得很必要了。Q为什么违反规则对交换各方都有好处?那么受害者是谁?第三章  新古典国家理论国家的存在

7、时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这一悖论使国家爱成为经济史研究的核心。定义:国家可视为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在扩大地理范围时,国家的界限要受其对选民征税权力的限制。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处于界定和行使产权的地位。关于国家的两种解释:1、契约理论,2、掠夺或剥削理论。关键点:“暴力潜能”的分配理论国家模型的三个基本特征:1、国家为获取收入,以一组服务——我们称之为保护——与公正作交换。2、国家试图像一个带有歧视性的垄断者那样活动,为使国家收入最大化,它将选民分为各

8、个集团,并为每一个集团设计产权。3、由于总是存在着能提供同样服务的潜在竞争对手,国家受制于选民的机会成本。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博弈的基本规则,规则的两个目的:1、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这能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2、在第一个目的框架中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从而使国家税收增加。关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