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三 语 文 复 习 讲 1

高 三 语 文 复 习 讲 1

ID:35657945

大小:6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4-07

高 三 语 文 复 习 讲 1_第1页
高 三 语 文 复 习 讲 1_第2页
高 三 语 文 复 习 讲 1_第3页
高 三 语 文 复 习 讲 1_第4页
高 三 语 文 复 习 讲 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 三 语 文 复 习 讲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三语文复习讲义第一部分社科类文章的阅读 考纲点击社科类文章是指以论述、分析为主要表达方式,用以阐述道理,表明作者主张的文章,包括哲学、美学、文艺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论文。考查内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把握文章结构和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方法技巧:制胜法宝——对比分析法紧紧依据原文要点通读全文理清结构;查找对应分析比较;通过对比检测验证 选项干扰特点:部分与整体体现事物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混淆主观与客观故意夸大事物的能力、功能和效用原因与结果因果颠倒、强加因果主要与次要关系颠倒

2、肯定与否定关系颠倒已然与未然可然与必然有与无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 考纲点击要求能阅读浅易古代诗文考查内容:实词和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文言文翻译复习要点㈠一词多义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㈡古今异义⒈词义扩大如“河”⒉词义缩小如“丈夫”⒊词义转移如“币”⒋词义强弱如“恨”⒌感情色彩变化如“爪牙”㈢词类活用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2名词使动阙秦以利秦3名词意动孔子师郯子4名词作状语西举巴蜀 动词的活用1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2用作名词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市委召开了全市乡科级主要领导干部集中学习班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启动会,根据会

3、议安排,在镇党委统一组织学习的基础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扣“天府六问”“果城十二问”15形容词活用1用作名词此其志不在小2用作动词不如因善遇之3使动用法会盟而谋弱秦4意动用法而耻学于师 ㈣文言句式判断句标志即者也,为,乃,即,则,非等楚左伊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被动句“于”“见”“见。。。。于”“为”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为天下人所笑。省略句可省略主谓宾及介词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倒装句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宾语前置沛公安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状语后置战于长勺。㈤文言文翻译直译为主,意译相结合方法“留”

4、人名地名官名国号帝号书名等不译,“换”替换古语词总角——幼儿六合——天下,“删”发语词、结构助词、语气词等,“补”补出省略成分“调”即调整语序,涉及倒装句。意译互文、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婉遵循原则审要审清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切将文言文句以词为单位一一切分开来,然后逐一加以解释;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誊写,做到“三清”即卷面清、字迹清、笔画清,“三不”即不写潦草字、不写不规范的字、不写错别字。 第三部分古代诗歌鉴赏 考查要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 诗歌复习要点第一讲诗歌形象市委召开了全市乡科级

5、主要领导干部集中学习班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启动会,根据会议安排,在镇党委统一组织学习的基础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扣“天府六问”“果城十二问”15一、形象1、人物形象既可指诗歌中塑造的人物,也可指作者自己。诗歌中人物形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⑵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⑶钟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如王维。⑷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⑸恋友离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柳永⑹怀才不遇,怀古咏史的形象如杜牧《赤壁》⑺献身边塞或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⑻抨击黑暗,同情人民的形象如白居易的诗歌。2物象⑴风物景象即一般的

6、景物、景象描写。包括景象、季节、时令等;场面描写有农事、战争等;色彩描写有颜色及其变化。⑵物象描写:即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的描写中赋予事物人格化。常以象征手法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诗歌意象的蕴含基本上是固定的。1、送别类⑴杨柳古人有折柳送别,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后来也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杨柳岸、晓风残月”。⑵长亭表依依惜别之意,如“对长亭晚”。⑶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美酒与离别往往联系在一起的,如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2、思乡类⑴月亮常常是思乡的代名词。⑵鸿雁迁徙之鸟,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鸿雁来抒情。⑶双鲤代之书信晏几道“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⑷捣衣月下捣衣,风送砧衣,不仅思妇伤情,也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也表思乡主题。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3、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⑴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⑵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别愁绪相联系。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阴满中庭。”⑶流水常与绵绵愁思联系在一起,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李煜“流水落花

8、春去也,天上人间”。⑷猿猴诗人常借助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