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从信息传递角度看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从信息传递角度看思维能力的培养

ID:35670456

大小:1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4-09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从信息传递角度看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1页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从信息传递角度看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2页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从信息传递角度看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信息传递角度看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和终极目标。因为只有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地理思维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动机,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一、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发展阶段课堂是地理思维的主要训练基地。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从控制论、信息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整个课堂主要由控制系统(教师)、接收系统(学生)以及信息系统(教材)三部分组成,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是伴随着信息的传递而产生的(见图

2、1)。(附图{图})图1信息传递与学生思维阶段示意1.地理信息接收阶段的思维内涵课堂教学中的地理信息是科学家经过取证、教育学家根据学生心智发展特点确立的信息系统,它的背景是整个地理物像系统,具有形象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等特点。依据地理信息的这些特点,信息接收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对知识的理解。其思维内涵主要包括:①形象思维,即通过各类景观图片和地理模型的观察,再造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形成一定的感性思维能力;②抽象思维,即通过文字信号和各种示意图、分布图等图像信号,对地

3、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以及系统化的思维。课堂地理信息主要贮存在教材中,以文字信号和图像信号两种形式出现。另外,作为控制系统的教师,也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贮存者。教学的过程要求教师必须要把贮存状态的信息转化为输出状态。即利用语言、投影片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如果地理信息是未经转化的,那么只能造成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整个教学过程只能是“填鸭式”、“注入式”的。如何使得地理信息转化为输出状态,这是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起点。不论是文字信息,还是图像信息,我们都可以按下

4、列模式教学(见图2)。(附图{图})图2地理信息转化模式2.地理信息贮存阶段的思维内涵我们常说,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这里的“记”,就是地理信息在贮存阶段的主要思维方式。地理信息的识记有两个层次:一是对地理知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识记;二是对接收阶段的一些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的识记。没有识记,理解就失去了意义。同时,理解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识记。因此,有关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在识记方面的技巧,理应受到教师的重视。3.地理信息输出阶段的思维内涵学生应用地理信息的阶段,就是地理信息的输出阶段,与之相伴随的思维活动形

5、式主要是“忆”的过程,并在“忆”的基础上促使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从教学过程来看,地理信息的输出阶段就是教师设计练习,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检测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是层层递进,互为基础的,而且每个阶段对学生思维训练的侧重点都不同。另外,在图1中还应解释清楚两个地方:一是箭头⑤所代表的含义是,一旦被识记的信息发生了遗忘,则可以进行再学习;二是箭头④指的是,在信息的运用中,对检测的结果应该及时进行反馈,一旦发现与存贮系统中有不相符合的地方,则应立即予以纠正。二、地理思维的途径和思维类型抽象思

6、维和形象思维主要是从性质上对思维所作的划分,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思维的途径上对思维进行简单的分类,以便在教学中能够科学地选择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横向思维。是对于不同事物的相互比较的思维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例如恒星和星云的比较。2.纵向思维。指对于同一事物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对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把握。例如洋流的概念、类型、分布以及影响的学习。3.聚合思维。即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例如做选择题。4.发散思维。即沿着各种不

7、同的方向去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例如:“如何治理水土流失?”这一思维过程即属发散思维。5.跳跃性思维。面对一个信息源时,还可以对具有相同属性的信息源进行联想,以求其对本信息源的理解和扩展。前者主要指知识的迁移,后者主要是地理知识的归纳和总结。6.逆向思维。上述各种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呈现出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称为思维的逆向性。这种思维在地理教学中是很常用的。7.空间思维。地理思维不仅是平面化的,而且是三维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调动一切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的地理思维。三、教

8、师在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中的作用1.通过对信息输出的控制使思维有序学生记忆地理信息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的编码贮存的过程,编码越有序,贮存越畅通和有效;另外,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层次和结构时,则很难遗忘,并且对新知识就具有了一定的同化和吸收作用。依据这些理论,信息传递中的“序”是相当关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输出信息时,应层层展开,层层递进,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2.通过对信息传递方法的选择,使思维充满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