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课堂中的合作教学法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课堂中的合作教学法 人教新课标版

ID:35671449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09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课堂中的合作教学法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课堂中的合作教学法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课堂中的合作教学法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课堂中的合作教学法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课堂中的合作教学法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课堂中的合作教学法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历史课堂中的合作教学法摘要:在合作教学的课堂中,真正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必须做到三点:设计恰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把握恰当的点评。这样会使我们的历史课堂会更具吸引力。关键词:合作教学设计问题点评正文:现代人才观的内涵是:有较强的交流能力、组织观念、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探索创新能力。如何更好的挖掘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不断探索的。为此,在我的课堂上开始使用了合作教学法。合作教学使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良好互动中愉快的掌握知识,享受解决问题的过

2、程,从而提高自己的价值观,真正实现学习的三维目标。在合作教学的课堂中,真正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设计恰当的问题问题的设计是课堂的核心,只有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的讨论才有成效。那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什么呢?1、设计的问题应有可讨论性。在《战略大决战》一课中,教师提出让同学们完成一个表格。战役名称发起时间指挥者作用对于这种问题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若拿来讨论解决,那合作就会流于形式没有实效。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一般是教材上没有明确答案,需要总结、概括或分析的。比如《春秋战国的纷

3、争》一课中有一题: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在比较分析中得出结论。再如《“秦王扫六合”》一课中,可以讨论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需要将教材上的知识分析一遍才能得出结论。2、设计的问题应有可深化性。有些问题看起来简单,但是经过讨论,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比如《大变革的时代》一课中有一题:《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学生们通过讨论这个问

4、题不仅能知道商鞅变法的结果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而且还能深刻理解商鞅变法的影响、如何判断改革的成败,有些小组在讨论中还会涉及到商鞅变法与奴隶主贵族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结论只有几句话,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掌握了很多。类似的还有辛亥革命究竟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等等。3、设计的问题应有可统一性。在我们的课堂中其实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有些问题的答案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比如《戊戌变法》一课中有一题:戊戌政变后,谭嗣同本来有机会脱身,但他执意不走。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5、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有人认为谭嗣同的死不值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有人认为他死得其所,可以唤起后人。假如你是谭嗣同,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这种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会怎么做?每个学生的个性、环境、经历不同,结论也各不相同。这种问题如果放给学生去讨论就没什么作用,学生可能讨论的很激烈,其实还是自己的观点,更坏的结果是有些立场不坚定的同学会被对方所影响放弃自己的观点。这时就不宜采取讨论法,而更适合使用谈话法。也就是说不用生生合作,而是师生合作来解决问题

6、,既照顾到各种观点又不会耽误时间。4、设计问题要有兴趣性。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标下的教材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我经常讲课前,换一个视角,让学生身临其中,感悟历史。从每一节课的一点入手,也就是说最能打动学生情趣的一点,即找准切入点,而不拘泥于形式。如在学习原始社会对生产工具的理解,向学生提出假如捕获到一头野猪,怎样把猪腿砍下?学习玉米、甘薯引进时,向学生提出我们冬天喝的地瓜玉米粥是进口来的,你想知道吗?学习二战初期德国对外侵略过程,向学生提出,你想当一次希特勒吗?你作为当前

7、联合国秘书长的话,对全世界人民做怎样的承诺?如讲述“美国的扩张及美国内战”时,我准备了一幅美国国旗简图,突出图中十三条红、白相间的杠和50个星,让学生观察的同时并思考相关问题,进而把学生带入课堂。讲述“三国鼎立”时,适逢电视台播放《三国演义》,于是我在上课时先播放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歌,随后引出问题:“你们每天都在看《三国演义》并在下面讨论曹、孙等,你们知道它所讲的是历史上什么时代的事?孙、刘、曹又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应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些历史人物?”。导语的巧妙设计及构想,既有助于课堂教学,同时也是课堂创

8、新的一种体现。实践证明,适度、巧妙、新颖、多样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入角色,主动地学习。从而把学生兴趣的思维带入课堂之中。5、设计问题不宜过多。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个难题,就是时间不够。学生要看书、思考之后才能开始讨论,要想讨论深入必须有充足的时间,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欲望,这样下来时间总是不够。因此,一定要控制问题的数量。例如《繁盛一时的隋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