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0年高考文综历史备考策略及分析论文

广东省2010年高考文综历史备考策略及分析论文

ID:35674863

大小:125.6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4-10

广东省2010年高考文综历史备考策略及分析论文_第1页
广东省2010年高考文综历史备考策略及分析论文_第2页
广东省2010年高考文综历史备考策略及分析论文_第3页
广东省2010年高考文综历史备考策略及分析论文_第4页
广东省2010年高考文综历史备考策略及分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0年高考文综历史备考策略及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备考策略及分析一、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考什么从2005年起,广东省高考开始自主命题。经过五年时间的实践,广东省的命题组已经摸索出一套较完备成熟的命题思路。把握好命题的思路,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备考,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总体来看,广东省的历史科命题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新课程强调,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目的主要不在于培养历史学的专才,而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习古而知今,懂得以史为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有明确的表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

2、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历史试卷可以看出,命题者一方面努力回归历史专业,让试题体现出明显的历史专业特色;另一方面努力地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让考生通过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树立起现代的价值观念。具体分析,以下十个方,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一是倡导制度创新。如2008年全国文综卷一第37题,通过对比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和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让学生认识到制度创新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稍为变换了思考的角度,就给科举制度这一古老的话题增添了时代的元素。二是倡导社会改革。如2008年北京文综卷以“学习历史·活说改革.展望未来”为主题,要求考生用现

3、代的视角把握四个历史内容——王安石变法与民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近代教育改革;罗斯福新政与社会救济;世纪伟人邓小平。广东卷和江苏卷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宁夏文综卷考查了彼得大帝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内容;山东文综卷考查了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三是倡导民主共和。如2008年全国文综卷一第l6题考查了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人对民主的追求;宁夏文综卷第42题考查了民主与革命的辩证关系;山东文综卷第34题考查了辛亥革命后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历程;江苏卷第24题通过对比拿破仑和华盛顿,加深考生对君主制与共和制异同的理解。此外,不少题目还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提醒学生要正确掌握民主的阶级性

4、和时代性,如全国文综卷二第16题从反面揭露了西方国家标榜的“自由”“民主”的虚伪,第22题指出民主体制的建立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四是倡导理性爱国。如2008年广东历史卷第27题通过呈现启蒙运动时期、鸦片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等不同历史时期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的变迁,倡导理性的爱国主义,既要反对西方人妖魔化中国,也要冷静地分析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意义。五是倡导生态文明。如2008年四川文综卷第39题提供了两则令人震惊的材料,一是匈奴时期水草肥美的统万城到了北宋末年已经成为了一片沙漠,二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频繁发生的沙尘暴的危害;江苏

5、历史卷第24题则从维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谈世界遗产保护的迫切性。六是倡导社会保障。如2008年上海文综B组第l7题考查了福利国家的概念以及德国的《疾病保障法》、美国的《社会保障法》等内容,分析了福利国家的意义和困境,倡导建立良性的社会保障体系;重庆文综卷第37题考查了英国和美国进行社会福利改革的经验教训;北京文综卷第37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社会救济内容;山东文综卷基本能力测试第45题考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容。七是倡导民族团结。如2008年全国文综卷一第39题提供了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详细材料,讴歌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江苏历史卷第l0考查了

6、西藏自治区的历史;山东文综卷基本能力测试第57题考查了汉藏之间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八是倡导和平与发展。如2008年北京文综卷第22、23题考查了20世纪以来人类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和追求;江苏历史卷第22题考查了中国政府致力发展中日友好的努力;宁夏文综卷第43题揭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山东文综卷第35题肯定了联合国为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九是倡导建立有效政府。如2008年山东文综卷第13题提供了西方政府不堪福利开支重负的材料,隐含了建立有限政府的观念;广东卷第30题源自《课程标准》中“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一专题。该专题对今天最大的启示并不是社会主义

7、与资本主义之争,而是政府与市场之问的关系。我们到底需要全能政府还是有限政府抑或有效政府,这仍是一个考验人类智慧的大问题。十是倡导建立以追求公平和效率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2008年北京文综卷第37题考查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论述;江苏历史卷第23题视野开阔,从中、苏、美、英四国的历史经验全面考查了19、20世纪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纷争;广东历史卷第28题在价值观教育上也是一道好题,学生应该能够从中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理想并不过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以上十个方面的价值观引领,都是通过具体的历史史实考查来实现的。2.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