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 我的说课稿

祭十二郎文 我的说课稿

ID:35677491

大小:23.7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11

祭十二郎文  我的说课稿_第1页
祭十二郎文  我的说课稿_第2页
祭十二郎文  我的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祭十二郎文 我的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祭十二郎文》说课稿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祭十二郎文》,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祭十二郎文》是人教版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中的自主欣赏课文。该单元以“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为主题展开。《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古代散文,和学过的《陈情表》一样,《祭十二郎文》也围绕着一个“情”字。作者韩愈通过记述一些家常琐事,表达了对英年早逝的爱侄韩老成(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在文体上,它属于祭文,采取的抒情方式“寓情于事”,语言形式上破骈为散,边泣边诉。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

2、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教学目标掌握重点的文言文实词、虚词及相关文化常识,体会虚词在表达感情中起的作用理解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了解本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2、教学重点把握本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掌握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的悲痛之情3、教学难点本文较长,叙事较为纷繁,把握本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悲痛之情是本文的教学难点。二说学情高二的学生已经具有基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还不具备古文学习的主动性,所以重力培养他们学习古文的主动性。三、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

3、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因声求气”朗读法和“提要钩玄”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四、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安排三个课时讲授本课。【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反复诵读,初步感知课文教学环节: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读《

4、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祭十二郎文》,一起走进韩愈的悲情世界。)此导语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环节2:解题介绍祭文文体祭文是一种文体,古已有之。古人写祭文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内容多为对死者生平的追述和赞颂,形式多为骈文或四言韵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打破了这一常规,此文的主旨不在于称颂于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通过对家常琐事的记叙,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

5、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突破四言押韵常规,破骈为散,不拘常规,或散或偶,或长或短,情至而文生,被后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环节3:介绍作者及背景1.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2.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

6、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环节4: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注意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深沉真挚的感情。2.学生初读认准字音;再读体会感情。3.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感受,并说说你觉得

7、应该怎么读这篇课文。4.检查朗读,看学生对课文字、词、句的初步理解。环节5、布置作业熟读课文,重点体会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和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环节1:导入“因声求气”“由气而通其意,以及其辞与法”是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用不同的方式和速度反复速读,会有不同的收获。环节2:诵读、积累 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重要文言知识进行指导,例如(实词:殁克,一词多义:虚词:其乎,文化常识:薨)。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环节3:诵读、感悟       引导学生饱含感情地分段朗读

8、。在读的过程中,逐段理清文章的思路,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