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版高中生物第3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2节dna的分子结构学业分层测评

2016_2017版高中生物第3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2节dna的分子结构学业分层测评

ID:35682458

大小:150.2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1

2016_2017版高中生物第3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2节dna的分子结构学业分层测评_第1页
2016_2017版高中生物第3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2节dna的分子结构学业分层测评_第2页
2016_2017版高中生物第3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2节dna的分子结构学业分层测评_第3页
2016_2017版高中生物第3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2节dna的分子结构学业分层测评_第4页
2016_2017版高中生物第3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2节dna的分子结构学业分层测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_2017版高中生物第3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2节dna的分子结构学业分层测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2节DNA的分子结构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关于DNA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每一个DNA分子由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盘旋而成螺旋结构B.外侧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骨架,内部是碱基C.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且A与T配对,C与G配对D.DNA的两条链等长,但是反向平行【解析】 DNA双螺旋结构具有以下特点:①一个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两条链等长且是反向平行的;②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基本骨架,碱基

2、排列在内侧;③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结成碱基对,且有一定规律:A与T配对、C与G配对。【答案】 A2.下列各项对DNA分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一条链上A和T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A和T数目也相等B.若一条链上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上G的数目为C的0.5倍C.若一条链上A∶T∶C∶G=1∶2∶3∶4,则另一条链上相应碱基比为4∶3∶2∶1D.若一条链上的G∶T=1∶2,则另一条链上C∶A=1∶2【解析】 已知一条链上A∶T∶C∶G=1∶2∶3∶4,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互补链上A∶T∶C∶

3、G=2∶1∶4∶3。【答案】 C3.在DNA分子的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的连接结构是(  )A.氢键B.磷酸—脱氧核糖—磷酸C.肽键D.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解析】 审题时应扣住“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的连接结构”,相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相连接,依靠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两个碱基之间的连接结构是: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答案】 D4.(2016·江苏淮安二模)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对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 脱氧核苷酸对之间应反向平行,且

4、A与T之间有2个氢键,G与C之间含3个氢键。【答案】 D5.下面为DNA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①②③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④占的比例越大,DNA分子越稳定D.DNA分子中⑤⑥⑦⑧依次代表A、G、C、T【解析】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选项A错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由②③⑨组成,B项错误;④表示A—T碱基对,G、C对含量越多,DNA分子越稳定,选项C错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⑤、⑥、⑦、⑧依次代表A、G、C、T,D项正确。

5、【答案】 D6.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现有4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导学号:73730052】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B.含腺嘌呤17%的样品C.含腺嘌呤30%的样品D.含胞嘧啶15%的样品【解析】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A与T之间可以形成2个氢键,而G与C之间可以形成3个氢键,3个氢键稳定性强,因此G与C含量多的生物,它的稳定性大于G与C含量少的生物。【答案】 B7.某DNA分子中A

6、+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a)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b)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A.35%     B.29%C.28%D.21%【解析】 整个DNA中的A+T占整个DNA碱基总数的44%,则G+C占整个DNA碱基总数的56%,又因整个DNA分子中G+C所占比例与每一条链上G+C所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相等。可知b链上G+C=56%,其中G(a链)=21%,可知C(b链)=21%,推出G(b链)=35%,故选A。【答案】 A8.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

7、是(  )A.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B.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C.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解析】 不同DNA分子其脱氧核苷酸序列各不相同,因此构成DNA分子的特异性。【答案】 D9.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54%。其中α链上的碱基中,22%是腺嘌呤,28%是胞嘧啶,则β链中腺嘌呤占该链上所有碱基的比例和β链中的胞嘧啶占整个DNA分子中所有碱基的比例分别为(  )A.24%、13%     B.23%、27%C.48

8、%、26%D.22%、28%【解析】 假设该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200个,则G+C=108(个),又因G=C,所以G=C=54(个);已知Aα=100×22%=22(个),Cα=28个,又因Cα+Cβ=C,所以Cβ=54-28=26(个),则β链中C占整个DNA分子中所有碱基的比例为26÷200=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