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阜城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阜城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

ID:35691481

大小:52.5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4-12

河北省阜城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河北省阜城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河北省阜城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河北省阜城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河北省阜城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阜城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省阜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个1.5分,44题,共66分)1.芸芸众生整天为生计而忙碌,超不出两件事: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哲学家却告诉人们,人还要做第三件事,这关乎人生的成败,这就是:认识你自己。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哲学的魅力是(  )A.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D.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2.有人认为:“哲学不为你处理生活中的小事,但使人大气。”这个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A.否定了哲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B.否定了哲学就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追问C.否定了哲学能

2、使人聪明D.否定了哲学有科学与伪科学之分3.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哲学已经把责任交给了它原来的分支如物理学和心理学。哲学家现在能够做的只剩下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大的实证建筑。这说明(  )①具体科学正取代哲学发挥指导作用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美诺分别讲了男人、女人、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各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应该从对具体的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

3、美德的共性。这表明哲学(  )A.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正确总结和概括B.对具体科学研究起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C.是研究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的学问D.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5.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梦是人在白天活动时产生的潜意识转化而成的情境。下列与该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B.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C.无其器,则无其道D.未有此事,先有此理6.中医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它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人体五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它们通过经络相互连接,通过相

4、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水平的协调和平衡。中医思想的合理性在于(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②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③总结近代自然科学成就,丰富了唯物主义④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哲学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这主要说明了(  )A.哲学不一定都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哲学不一定都是追求智慧之学C.并非所有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D.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社会变革的先导8.习近平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下列关于哲学对社会变革

5、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②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 ③能够动员和掌握广大人民群众,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社会变革的政治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列宁通过研究辩证法,提出了

6、关于帝国主义的论断,并指导十月革命胜利,使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并最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这说明(  )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措施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1.有人承认运动是绝对的,但否认运动的主体是物质。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观点的是(  )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B.没

7、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2.下列观点中属于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是(  )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③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开车的人最怕汽车相撞出事故,所以没有汽车事故的未来一直是尖端技术研究的目标。科学家透露了一个好消息:到2026年人们将会拥有一辆永远也不会相撞的汽车。材料体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