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知识讲解新人教版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知识讲解新人教版

ID:35694000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13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知识讲解新人教版_第1页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知识讲解新人教版_第2页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知识讲解新人教版_第3页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知识讲解新人教版_第4页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知识讲解新人教版_第5页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知识讲解新人教版_第6页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知识讲解新人教版_第7页
资源描述: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知识讲解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杜甫诗三首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及其作品;2.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3.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4.背诵这三首诗歌。知识积累文学常识作者作品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

2、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三.陷贼和为官时

3、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fū)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

4、。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里。在内容上,杜甫的诗大胆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写作背景《秋兴八首》(其一)公元7

5、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八首》就是在这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寓居四川的近十年,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秋兴》时,他已55岁,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

6、,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咏怀古迹》(其三)唐玄宗天宝五年,杜甫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后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登高》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结束,但边患未消,战乱四起,唐王朝再也无法挽回颓势,杜甫原倚靠好友严武居于蜀中,孰料严武于永泰元年(765)去世。四川军阀混战,杜甫难以存身,于是离开成都沿江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滞留于此,时年55岁,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晚年多病,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且壮志难酬,登高

7、有感,遂作此诗。三年之后,59岁的杜甫即病死在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古体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汉魏以来,配音乐的乐府诗(歌、行、曲、辞等),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或末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

8、字的平仄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