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生物技术实践随堂真题演练40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生物技术实践随堂真题演练40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ID:35694768

大小:171.7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3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生物技术实践随堂真题演练40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_第1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生物技术实践随堂真题演练40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_第2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生物技术实践随堂真题演练40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_第3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生物技术实践随堂真题演练40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_第4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生物技术实践随堂真题演练40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生物技术实践随堂真题演练40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课件随堂真题演练40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2016·高考全国卷Ⅰ)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①配制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②制作无菌平板;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回答下列问题:(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完成

2、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_______。(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___现象。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

3、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解析:(1)牛肉膏和蛋白胨都含有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可以作为氮源;观察菌落需利用固体培养基,因此可推知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凝固剂,如琼脂。(2)实验组的各组构成对比实验,设计要依据单一变量原则,结合实验目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可知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

4、中出现了污染现象。该污染菌可能对空气中的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无影响也可能有影响,因此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不正确。答案:(1)牛肉膏、蛋白胨 琼脂(2)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3)污染 不正确(2015·高考全国卷Ⅰ)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__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2)为

5、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__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3)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________℃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________℃设计后续实验。解析:(1)生物组织中的油脂能被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成橘黄色(或红色)。(2)为了筛选出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我们应选用只能让该菌落生长

6、的选择性培养基,因此只能选用以油脂作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3)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在三个温度中,45℃时需酶量最高,说明酶活性最低;在三个温度实验中40℃时所需酶量最少,35℃时和45℃时所用酶量多,说明酶的最适温度介于35℃和45℃之间,因此应围绕40℃设计不同温度梯度,进行后续实验。答案:(1)苏丹Ⅲ(或苏丹Ⅳ) 萃取法 (2)油脂(3)45 40(高考全国卷Ⅱ)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

7、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