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ID:35696905

大小:6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4-13

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二语文2018.1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材料一(1)书房,即读书、写字用的房间;古代称“书斋”,是住宅内专门作阅读、自修或工作之用的房间,且往往寓有高洁清雅之意。基辛格曾这样描述毛泽东的书房:“这房间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学者的隐居处,而不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

2、家的全能领导人的会客室。”(2)世上最有“文化”之处,莫过于书斋。古代书斋非现代人功利性学习和读书充电的求上进,求富,求贵的用功场所,而是资财具足,闲雅玩赏,妙用鉴裁的精神生活方式。端砚涌岩泉,焦桐鸣佩玉,不知身居尘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在“闲”的概念下,个人的生命重心撤离于世俗世界,因而其生活经营逸脱于世俗世界的名利经营,转而构成一套“雅”的生活文化。(3)古代精英文人们营造的精神意象就是以“书斋文化”为核心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文人,即使家徒四壁,没有厅堂,也会有简陋的书斋。(4)在生活中开辟一

3、个非世俗的空间是士人生活的重点,这个空间规模的大小不一,但其作为隔离世俗,容纳自我,营造清闲的意义则一。无论规模大小,耗资多寡,不同格局的空间经营都显示出一个共同的趋向:空间是一个隐退的据点,是离异于世俗社会的一个场域,他们意图借此空间的经营,作为“退出”社会后的寄身之所;或者可以说,这种空间的经营本身就是一种非世俗人生的根据和起点。(5)由此可以清楚看出生命“意境”的具体化,即在新的时间与空间架构上,人的感官与长物--WORD格式--可编辑----WORD格式--可编辑--相互交融的结果。时间与空间观的

4、重新建构,开辟一个非世俗时空,这是闲雅生活的基础。书房当是这样闲来读书的空间,享受无比,古人称书房为“琅嬛福地”,而书斋也成为读书人精神的巢穴,心灵的港湾。(6)然而如今,书房的概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文人著书品茗的地方,演变成了多元化空间;成为办公环境的延伸,成为创造财富的特殊空间,成为上网读到万卷书籍、聊天、玩电子游戏的专属之地……总之,书房已成为当代人学习,思考,阅读,工作,决策,会晤的综合场所。但是,无论书房的功能如何变化,都在不经意间流露着主人独特的文化韵味和审美趣味与现实需求,书斋仍是一种持

5、续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7)中国传统文化延续的力量十分强大,时尚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尊崇,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追求,使人们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审美情趣返璞归真,书籍永远不会被废弃。只要有读书人,就会有书斋。书斋依然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汇集点、文人创造的智慧库、人与自然和谐的天地。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取材于观生等的相关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斋是世上最有“文化”的地方,体现着文人的精神生活方式。B.书斋是文人的心灵港湾,是逸脱于世俗世界的闲雅场所。C.士人只有凭借足够的资财,才

6、能建立起来玩赏鉴裁的书斋。D.书斋是一种精神意象,是古代精英文人营造的非世俗时空。2.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书房已经变成了办公室、聊天室、电玩室。B.书房功能的扩展使读书人失去了心灵的港湾。C.书斋文化的存在条件是有读书人在。D.多元化的书房空间失去了审美趣味和文化韵味。材料二(1)史树青先生曾说:“斋号是一种文化现象,且历史悠久,品位高雅,寓意精深,可称是历代文人的一种雅嗜。”--WORD格式--可编辑----WORD格式--可编辑--(2)唐代诗人刘禹锡称自己简陋的书房为“陋室”,但

7、“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诗人曾专门写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表现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3)“聊斋”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书屋名。他经常设烟、茶于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到“聊斋”里整理成文。(4)著名作家张恨水,在抗日战争中欣闻平型关大捷,看到了中国反侵略的希望,便命名书屋为“北望斋”,寄托他对党的希望和对故乡的怀念。(5)20年代初,鲁迅先生支持学生运动,被反动文人诬为“学匪”。“学匪”住的房子,当然是强盗

8、的所居。因此,鲁迅先生把其寓居的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书斋取名为“绿林书屋”,来讽刺反动文人的诬蔑。(6)毛主席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在中南海的书房叫“菊香书屋”。康熙曾为其所在院落题联“庭松不改青葱色,盆菊仍靠清净香”。毛主席藏书已达数万册,他还有一方藏书印为“毛氏藏书”,毛主席十分珍爱,后来他所有的藏书上均钤着这枚藏书印章。(取材于石乐斋等的相关文章)3.根据材料二,使用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禹锡身居“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