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至威信(四川境)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叙永至威信(四川境)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ID:35699606

大小:5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13

叙永至威信(四川境)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叙永至威信(四川境)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叙永至威信(四川境)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叙永至威信(四川境)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叙永至威信(四川境)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叙永至威信(四川境)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叙永至威信(四川境)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本)1.工程概况叙永至威信(四川境)高速公路工程位于四川与云南交界位置,连接泸州市叙永县与昭通市威信县,走廊带地理坐标:东经105°02′37″~105°59′01″,北纬37°51′53″~28°15′38″,线路走廊带北东~南西向展布,连通叙永县、威信县。本项目路线经过泸州市叙永县。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叙永县正东乡普站附近,采用变异Y型互通式立交与纳黔高速公路衔接,经长秧、枧槽、长坝、分水至下河进入云南威信县境内,终点位于叙永县分水镇与威信县双河镇交界处的下河附近。项目主要控制点:

2、起点正东乡普站、长秧、枧槽、长坝、分水、下河。本项目推荐方案采用设计速度80Km/h、双向4车道、路基宽25.5米。本项目推荐方案全长36.145公里,连接线长2.73公里。全线桥梁总长12405米/64座(桥梁长度已折合为整幅桥梁),其中大桥11015米/41座,中桥1390米/23座,占路线长度的34.32%;隧道总长8768米/9座,其中长隧道5236米/3座,中隧道2756米/4座,短隧道776米/2座,占路线总长24.26%;桥隧占路线总长58.58%;枢纽互通式立交1座,连接地方互通式立交3座。推荐方案土石方挖方总量为521

3、.95万m3,填方总量为394.39万m3,工程产生弃方127.95万m3(自然方),折算成压实方总量为161.24万m3,全线设置11处弃渣场堆放弃渣。拟建公路工程占地共计266.89hm2,其中永久性占用土地236.4hm2,包括耕地95.73hm2、林地131.4hm2、水域1.87hm2、居住用地2.6hm2;新征临时性占用土地30.49hm2,主要为耕地21.04hm2、林地8.26hm2、交通运输用地1.19hm2。本项目估算总投资49.5287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3703万元。工程计划于2017年初开工,2020年初建成

4、,建设期3年。2.重要环境要素分析------根据本项目工可报告拟定的路线方案,在综合考虑工程规模、地质条件、社会经济、路网规划、城镇规划、工程占地、拆迁安置、水土流失以及路线对声、大气、水、生态环境等的影响,本报告书认为工可推荐方案合理可行。生态敏感区域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域。本项目的建设与当地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等不冲突,项目所在地区人民政府总体上同意推荐的路线方案。除了《省高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本项目需要绕避的敏感区域之外,在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重点就项目可能涉及

5、的环境敏感区域逐一进行了调查核实,并会同主体工程设计部门进行了路线优化和局部调整,确保了送审的推荐路线方案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重大环境敏感区域。饮用水源经调查访问及现场勘察,本项目不涉及叙永县及沿线各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规划本项目推荐路线方案符合泸州市及沿线后山镇、正东镇、营山镇、梘槽苗族自治乡、分水镇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和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文物保护通过现场踏勘及咨询当地相关部门,项目沿线200m范围内分布有叙永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团树子赵家院”,距离道路红线约109m。但路线在该项目附近以隧道形式通过,本项

6、目对该处文物保护单位影响较小。重大基础设施本项目与所在地区现有重大基础设施干扰较小,能够保证现有电力、水利、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施工期间,对沿线部分县道存在一定的交通干扰。1.社会环境本项目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4—2030年)》中规划的20条联络线之一,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四川与云南的省际通道布局,增加四川及其以东地区通往滇中、东盟的高速公路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的建设及营运对沿线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重大的影响。项目直接影响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

7、,教育文化与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其现状水平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受到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该公路的建设投入运营后,对原电力、水利、交通、水利、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干扰影响不大。1.生态环境1.1生态环境现状(1)陆生植被拟建公路所在区域属川东盆地及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带——川东盆地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亚带——盆地南部中山植被地区——娄山北侧西端植被小区。工程区境内自然植被发育较好,植物种类繁多,现有森林植被大多为60至80年代发展起来的人工林和部分天然次生林,以人工柏木林、杉木林为主,其次有马尾

8、松、葵花松、柳杉、华山松、香樟等为主要树种的人工林。根据现场调查结果,评价区内植被可分为6个植被型、7个群系纲,22个群系。评价区常见乔木有:柏木、马尾松、响叶杨、南川柳、银杏、白栎、栓皮栎、栲、黄杞、枫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